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貧困問題調查研究--以成都市為例
- 小類:
- 經濟
- 簡介:
- 通過感性認識發(fā)現(xiàn),關注成都市存在的貧困群體,通過調查他們的生活現(xiàn)狀、子女教育、心理感受、社會訴求,并發(fā)掘其貧困的內在的、本質的原因,根據(jù)森的貧困能力范式,探究城市貧困產生的根源,發(fā)現(xiàn)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貧困的必要性和復雜性。通過研究城市貧困問題的現(xiàn)狀及根源,提出將“還權”與“賦能”兩方面政策以及對社會綜合因素進行統(tǒng)籌考慮,為緩解城市貧困提供有效機制。
- 詳細介紹:
- 貧困是一個古老的課題,貧困是一個絕對概念,它是社會中一部分處于社會底層的人的集中表現(xiàn),它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長期而普遍存在。貧困更是一個相對概念,儒家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即是說明“均”與“安”對于社會的重要性。相對貧困是在人類存在分工制度之后而產生的。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中國城鄉(xiāng)之間與城市內部關系正經歷著深刻的變化。由于受到我國農村的長期支持,加上工業(yè)化、城市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有力推動,城市建設取得了驚人成就,但城市內部關系卻顯現(xiàn)出了多樣性特征。到90年代中后期,城市內部貧富差距隨經濟高速增長而擴大,城市貧困問題逐漸凸顯。 城市貧困居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生活在繁華的都市,卻無法與別人一起享受發(fā)展的成果。他們在經濟上貧困,沒有土地,甚至沒有房產;他們在社會資源方面貧困,自身和子女大多都得不到優(yōu)質的教育;他們在政治上貧困,他們生活得不到保障,苦衷無處訴求;他們在精神上貧困,成天為生計而忙碌奔波,被社會磨平了棱角…… 本文通過感性認識發(fā)現(xiàn),關注成都市存在的貧困群體,通過調查他們的生活現(xiàn)狀、子女教育、心理感受、社會訴求,并發(fā)掘其貧困的內在的、本質的原因,根據(jù)森的貧困能力范式,探究城市貧困產生的根源,發(fā)現(xiàn)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貧困的必要性和復雜性。通過研究城市貧困問題的現(xiàn)狀及根源,提出將“還權”與“賦能”兩方面政策以及對社會綜合因素進行統(tǒng)籌考慮,為緩解城市貧困提供有效機制。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旨在喚起人們對城市弱勢群體的關注,揭示城市貧困人口的嚴酷的生存現(xiàn)狀,并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提供城市反貧困措施。 思路:感性認識→深入調查→理論升華→概括結論→提出建議。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科學性:選取成都市貧困典型區(qū)域進行調研,采用對貧困群眾進行實地走訪、入戶調查相結合,對社會大眾進行抽樣調查的調研方法,為本篇調研報告取得了一手數(shù)據(jù)。 ·前瞻性:城市貧困由來已久卻并未像“三農問題”那樣得到充分關注,城市貧困積累到一定程度,將會以激烈的方式發(fā)泄出來。 ·前沿理論:一是運用森的可行能力理論;二是通過借鑒國際反貧困經驗,結合中國具體國情,提供反貧困措施建議。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本文旨在喚起人們對城市弱勢群體的關注,揭示城市貧困人口的嚴酷的生存現(xiàn)狀:社會權利、可行能力全方位被剝奪,探討由城市貧困問題一直未得到重視,且城市化與城市貧困相結合而產生的新生貧困群體,以及所產生的嚴重的經濟社會后果,結合中國目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提出政策建議長期應對城市貧困的發(fā)展,呼吁政府和社會對城市貧困群體給予更多關注,還民以權,賦民以能,充分提高他們的社會參與度以及整個社會的流動性。
作品摘要
- 我國的城市貧困問題由來已久,但矛盾真正日益凸顯期是在改革開放之后,特別是市場化、城市化加速推進時期。貧窮對于農民來說尚有一份土地,但對于城市貧民來說往往處于赤貧狀態(tài),表現(xiàn)為社會權利和可行能力的嚴重被剝奪。 本文通過深入研究國內外反城市貧困理論,對城市貧困成因和發(fā)展趨勢進行理論探討,發(fā)掘城市貧困現(xiàn)狀產生的深層次原因。以成都為例,對成都市成華區(qū)、武侯區(qū)政府以及多個街道和社區(qū)進行實地調研形成調研報告作為理論與現(xiàn)實支撐,揭示出我國目前城市貧民經濟嚴重匱乏,社會參與度極其低下,子女教育整體處于落后并有可能延續(xù)貧困的生活現(xiàn)狀。 最后指出城市反貧困工作勢在必行,并提出“還權”與“賦能”相結合的政策建議,嘗試構建起以扶貧政策性銀行提供小額貸款為中心的組織模型,為緩解城市貧困提供有效機制,呼吁政府與社會共同關注城市貧困問題。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2011年4月,獲得“挑戰(zhàn)杯”四川大學2011年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一等獎
參考文獻
- 1.李彥昌,《城市貧困與社會救助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關信平,《中國城市貧困問題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3.阿瑪?shù)賮?森著,任賾等譯,《以自由看待發(fā)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聯(lián)合國人居署,于靜等譯《貧民窟的挑戰(zhàn)——全球人類住區(qū)報告2003》[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5.何深靜等,《中國大城市低收入鄰里及其居民的貧困集聚度和貧困決定因素 》[J],地理學報,2010(12) 6.邁克?戴維斯著,潘純林譯,《布滿貧民窟的星球》[M],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7.李曉紅,《城市貧困人口的致貧原因分析——基于人力資本產權的視角》[J],城市問題2010(4) 8.杜曉山、劉文璞等,《中國公益性小額信貸》[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60—61
調查方式
- 走訪、問卷、現(xiàn)場采訪、個別交談、書報刊物、統(tǒng)計報表、圖片、照片、文件等。采用對貧困群眾進行實地走訪、入戶調查相結合,對社會大眾進行抽樣調查的調研方法,為本篇調研報告取得了一手數(shù)據(jù)。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1.貧困文化范式:20世紀60年代劉易斯通過對貧困家庭和社區(qū)的實地調研提出了貧困文化理論,認為,由于社會中窮人與其他人在社會生活方面相對隔離,因而產生出一種與社會主流文化相脫離的貧困亞文化。貧困文化是傳統(tǒng)人類學意義上的一種文化。貧困文化一旦產生,其實踐者就會在家庭結構、人際關系、消費習慣、價值體系和時間觀念上展現(xiàn)出驚人的相似。 2. 貧困循環(huán)與傳遞范式:D.P.莫伊尼漢模式認為,首先,生活于貧困境況的人們,從小受到貧困文化的熏陶,他們缺少向上動力,環(huán)境使他們難以有較高的成就動機;其次,低成就動機導致低社會流動,受教育機會少,層次較低,這使得他們在就業(yè)上競爭力薄弱;再次,低教育水平,較弱的競爭力導致他們只能進入低收入職業(yè),處于低的社會地位上;最后,低收入職業(yè)和第的社會地位使他們更加貧困。 3.貧困處境范:認為貧困的責任在于窮人自身,是他們的精神、觀念、知識使他們陷入貧困。貧困處境認為窮人和夫人在內在處境沒有重大差別,關鍵在于外在處境的不同,并且將貧困文化內容分為三個方面:(1)貧困的狀況,如失業(yè)、低教育、無技術等總體情況;(2)貧困的行為模式,如自暴自棄等;(3)貧困的價值觀念,如社會傾向等。其中,第一方面決定了后兩方面,因此反貧困就是要改變窮人的處境,改變他們的經濟條件。條件改善了,其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念也就自然發(fā)生了變化。 4. 詹姆?肯凱德:貧困不僅指收入分配的最低檔率,而且指一個社會中所處的地位低下,貧困是這樣一種特殊的無權利狀況,即在面臨來自社會有權勢的集團壓力時,無力控制自己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 5. 阿瑪?shù)賮?森:認為貧困是對基本可行能力的剝奪,而不僅僅是收入低下,以收入低下衡量的貧困是工具性的貧困,貧困還包括能力貧困和社會排斥,知識貧困,如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獲取、吸收及交流知識能力的缺乏和途徑的缺乏。 6. 關信平:貧困是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部分社會成員由于缺乏必要的資源而在一定程度下被剝奪了正常獲得生活資料和參與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權利,并使他們的生活持續(xù)地低于該社會的常規(guī)社會標準。 7. 國家統(tǒng)計局調農總隊:貧困是指個人或家庭依靠勞動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維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城鎮(zhèn)居民貧困問題研究》課題組:貧困一般指物質生活困難,即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生活水平達不到一種社會可接受的最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