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作品簡介: 文章主要論述了采集自貴陽市南明河、紅楓湖等地的舟形藻、脆桿藻,采用水滴法和微吸管法相結合,分離、提純藻種,然后利用貴陽市相寶山的土壤配制不同濃度梯度的土壤浸出液進行傳代培養(yǎng),定期觀察硅藻的生長繁殖情況,記錄并分析統(tǒng)計實驗結果,篩選出最適宜的土壤浸出液的濃度。結果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舟形藻、脆桿藻的最適生長濃度分別為0.005g/ml、0.006g/ml,并對其進行屬種的鑒定,隱柔舟形藻在所培養(yǎng)的舟形藻...
作品簡介: 本作品采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對長壽花進行高繁殖組培體系的建立和創(chuàng)新地利用海綿作為載體進行試管苗的瓶外生根技術的研究。利用莖尖或帶腋芽莖段、葉片等為外植體進行長壽花組織培養(yǎng)與快速繁殖已有不少報道,其基本流程是進行愈傷組織的誘導、分化和芽的增殖,而后進行根的誘導或者通過體胚發(fā)生方式再生植株。通過愈傷組織途徑再生植株,變異頻率比較高,不利于品種特性的保持。因此,研究不經過愈傷組織途徑的再生方式,即直接...
作品簡介: 洞穴魚類是喀斯特洞穴生物資源的一個重要部分,通過對貴州省荔波縣茂蘭自然保護區(qū)喀斯特洞穴地下水體中的8種金線鲃屬魚類及3種洞穴條鰍亞科魚類等不同物種對穴居環(huán)境的適應性特征的研究,得出該類群生物在穴居適應過程中不僅表現(xiàn)出穴居魚類的共同演化趨勢,還表現(xiàn)出其獨特的穴居適應方式。例如:眼睛的退化,感覺器官的變化,胸鰭增長等。另外,它還表現(xiàn)出不同物種在共同的地下河環(huán)境中的共同適應性特征。
作品簡介: 目的:提取商陸果實多糖并確證其中含多糖。方法:采用超聲輔助法提取商陸果實中的多糖,提取液用多糖確證實驗驗證,以葡萄糖為對照,采用分光光度法在610 nm處測定其中的多糖。結果:回歸方程為:A = 20.894 C + 0.1677, R = 0.9962。結論 商陸果實中含有多糖,多糖含量為67.8mg/g。
上一頁 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