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開放框架中國貨幣需求函數的穩(wěn)定性研究--基于結構突變的視角
- 小類:
- 經濟
- 簡介:
- 該作品基于結構突變的視角,對我國貨幣需求函數的穩(wěn)定性進行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同時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作出了相關改進,并得出了一些和以往研究不同的結論,對相關政策制定者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 詳細介紹:
- 本文運用Bai-Perron內生結構突變檢驗方法,檢測出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在樣本期內確實發(fā)生了結構突變,而且這種結構突變也對貨幣需求函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是現有文獻所有注意到的,它將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制定,以及宏觀經濟的調控等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且在方法和結論上都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一、作品撰寫的目的 從結構突變的視角檢驗出在開放框架下我國是否存在穩(wěn)定的貨幣需求函數,并為相關的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鑒。 二、作品撰寫的思路 該作品分為六個部分,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問題提出。 第二貨幣需求函數的模型設定和計量方法簡介。 第三和第四是實證檢驗。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實證結果分析。 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結論與相關的政策建議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第一、該作品是在閱讀了大量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我國貨幣需求函數穩(wěn)定性進行的研究,選題新穎,視角獨特,邏輯嚴密,結論扎實可信,整篇論文具有很強的科學性。 第二、此外,除了選題和視角的新穎外,該作品的實證方法(計量方法)也在國內相關研究領域達到了前沿水平,因此在技術方法上也具有相當的先進性。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該作品從結構突變的視角出發(fā),結合先進的計量方法,彌補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對開放框架下我國貨幣需求函數穩(wěn)定性進行了研究,檢測出我國在開放條件下即使是考慮結構突變的情況下仍然存在穩(wěn)定的貨幣需求函數。這樣的話,我國的貨幣需求函數則可以為我國的政策制定者提供強有力的借鑒,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也表明貨幣需求作為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是可行的。
作品摘要
- 摘要:本文在開放框架下,基于結構突變的視角對納入匯率(特別是在考慮到了匯率結構突變的情況下)及國外利率等因素的我國貨幣需求函數穩(wěn)定性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1)在樣本期內,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確實發(fā)生了兩次結構突變;(2)但這兩次結構突變對貨幣需求函數產生的影響卻是完全不同的,表現在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在第一次結構突變前以及第一次結構突變后到第二次結構突變前均未能對廣義貨幣需求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而在第二次結構突變后卻對廣義貨幣需求產生了顯著的正向影響;(3)盡管如此,在開放框架下,匯率的結構突變并沒有改變我國貨幣需求函數的長、短期穩(wěn)定性,即我國仍然存在穩(wěn)定的貨幣需求函數。由此,可以認為我國貨幣政策具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和可預測性,同時我國經濟和社會福利也在穩(wěn)步提高。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1)該作品參加了2010年10月15日-10月18日在廈門舉行的2010年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并作了專題報告,獲得點評者的一致好評。 (2)該作品參加了2010年11月20日-11月21日在河南省鄭州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的第十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并在大會上做了專題報告,獲得了點評者高度的評價。 (3)該作品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財經學院主辦的浙江財經學院第五屆研究生博文節(jié)——創(chuàng)新論壇上榮獲一等獎。
參考文獻
- 【1】 項后軍、潘錫泉,2010:《人民幣匯率真的被低估了嗎?》,《統(tǒng)計研究》第8期。 【2】 易行健,2006:《經濟轉型與開放條件下的貨幣需求函數:基于中國的實證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 【3】 葉光,2009:《中國長期貨幣需求關系的結構突變問題研究》,《統(tǒng)計與決策》第13期。 【4】 Bai, J. and P. Perron, 1998: “Estimating and Testing Linear Models with Multiple Structural Changes”, Econometrica,Vol.66,No.1,47-78. 【5】 Bai, J. and P. Perron,2003a: “Comput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ple Structural Change Models”,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6】 Bai, J. and P. Perron,2003b: “Critical Values for Multiplestructural change tests”, Econometrics Journal, volume 6, pp. 72–78
調查方式
- 書報刊物 統(tǒng)計報表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汪紅駒(2003)利用1978-2000的年度數據對我國的貨幣需求函數進行估計,結果說明M1實際余額與實際GDP和一年期存款利率存在協整關系,M2實際余額與實際GDP和一年期存款利率以及通貨膨脹率存在協整關系,但是M1和M2貨幣需求的誤差修正模型并不穩(wěn)定。張勇和范從來(2006)的研究表明利率變動在短期對貨幣需求的影響并不顯著,而從貨幣需求函數的穩(wěn)定性來看,M1的短期需求函數具有穩(wěn)定性,但M2的短期需求函數不具有穩(wěn)定性。葉光(2009)也認為我國1978年至今貨幣需求函數并不穩(wěn)定。 易行?。?006)以1994-2004的季度數據為樣本期,對開放經濟條件下我國貨幣需求函數的穩(wěn)定 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狹義貨幣、廣義貨幣均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國內利率和美國國債利率之間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即貨幣需求函數是穩(wěn)定的),且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的上升將通過貨幣替代效應與資本流動效應顯著減少國內居民與企業(yè)對人民幣的需求。而宋金奇和雷欽禮(2009)以1994-2007的季度數據為分析樣本對匯率對我國貨幣需求函數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貨幣需求與利率、收入、匯率變動率之間存在一個協整關系,而去除匯率變動變量后它們之間卻不存在協整關系,這意味著匯率變動是影響我國長期廣義和狹義貨幣需求函數穩(wěn)定的關鍵變量。 伍戈(2009)就曾經以200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為分界點引入虛擬變量,試圖研究2005年匯改對貨幣需求的影響。其結果顯示,樣本期內(1994年1季度-2008年1季度)無論是從長期還是短期效果來看,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都沒有顯著地影響貨幣需求,但是在最終結果中,他卻又認為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借助虛擬變量來體現這一預期)確實引致了更多的貨幣需求。另外,吳平勇等(2007)和萬曉莉等(2010)以類似的方法做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