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新形勢下城區(qū)職業(yè)乞討現狀及影響分析--以西安市為例
- 小類:
- 社會
- 簡介:
- 針對城市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城市乞討現象的愈演愈烈,這一新形勢背景下存在的社會矛盾,我們課題小組以西安市為研究對象,通過街頭訪談,抽樣調查等途徑了解西安市職業(yè)乞討的現狀,從國家社會及大眾及職業(yè)乞討者自身等多角度分析職業(yè)乞討帶來的種種影響。此課題的目的旨在關注新形勢下城市乞討群體的現狀及分析職業(yè)乞討群體泛濫給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以進一步推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步伐,實現全民共同富裕。
- 詳細介紹:
- 從2003年8月國務院頒布實施《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到2009年底,全年救助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168.1萬人次。 國家一直在努力完善流浪乞討群體的救助管理體系和解決辦法,然而,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不但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日趨增多。乞討群體規(guī)模不斷擴大,更向著集團化,職業(yè)化發(fā)展,形式也多種多樣。這不僅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而且還阻礙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但是對于職業(yè)乞討群體甄別標準的難以確定,使得職業(yè)乞討這一現象愈演愈烈,嚴重影響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旨在關注新形勢下城市乞討群體的現狀及職業(yè)乞討群體泛濫給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以進一步推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步伐。 基本思路: 1以西安市為研究對象,通過街頭訪談,問卷抽樣調查,機構訪談等途徑了解西安市職業(yè)乞討的現狀。 2通過從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資料,報刊期刊及互聯網獲得信息 3分析數據,匯集整理。 4分析職業(yè)乞討帶來的種種影響并給出建議。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論文通過圖書現刊,互聯網等多種途徑獲取可靠信息,分析了新形勢下職業(yè)乞討的現狀,在分析時將職業(yè)乞討與農村建設發(fā)展聯系,深入分析了職業(yè)乞討給社會帶來的影響,給出政府在職業(yè)乞討這塊的相關建議。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通過對城市職業(yè)乞討現狀的了解分析,引起社會的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重視,這對促進新農村建設,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作品摘要
- 從2003年8月國務院頒布實施《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到2009年底,全年救助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168.1萬人次。 國家一直在努力完善流浪乞討群體的救助管理體系和解決辦法,然而,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不但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日趨增多。乞討群體規(guī)模不斷擴大,更向著集團化,職業(yè)化發(fā)展,形式也多種多樣。這不僅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而且還阻礙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但是對于職業(yè)乞討群體甄別標準的難以確定,使得職業(yè)乞討這一現象愈演愈烈,嚴重影響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目前尚未在其他會議或報刊發(fā)表刊登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1]伍先秋. 城市流浪乞討救助方式的探討.管理觀察, 2010年9月中旬刊 [2]王齊彥. 中國城鄉(xiāng)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3]陳微. 當代中國流浪乞討救助制度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4]王保慶. 中國乞丐調查 我國城區(qū)乞討群體現狀與對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5]占才強. 臥底當代丐幫.北京出版社,2003年 [6]《GB/T 23245-2009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基本術語》.中國標準出版社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1號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 [8]賈楠.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2008年 三秦都市報 2010年1月16日 :浙江省民政廳發(fā)布日期2009年11月10日
調查方式
- 調查方式主要有以下9種: 走訪 現場采訪 個別交談 親臨實踐 會議 圖片、照片 書報刊物 統計報表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在國內學者研究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重點集中放在流浪乞討者的救助制度和救助方式的研究探討,而鮮有觸及職業(yè)乞討者的研究,因此,也無形中給我們搜集信息資料造成了困難,我們無法得到詳盡的數據資料。 由于這一現象在中國,或者進一步說是在中國西部地區(qū)特有的,或者說集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的“牛皮癬”式的現象,而在國外流浪者乞討雖多,但以乞討為生的職業(yè)乞討者較少,因此,國外學者的研究也極少觸及到職業(yè)乞討這一話題,以我們目前的科研水平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我們目前尚未搜集到外國同類課題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