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長三角城市農民工體育訴求的調查與分析報告
- 小類:
- 社會
- 簡介:
- 調研報告從體育權利的行使現狀為切入點,對長三角城市農民工進行調查,通過科學嚴謹的調查、統(tǒng)計方法,力求真實反應農民工對體育訴求的現狀,分析原因,提出相應對策。
- 詳細介紹:
- 農民工是具有農民身份和工人職業(yè)的特殊階層,屬于社會的弱勢群體?,F代社會,體育權利越來越廣泛地賦予了社會各階層人民,通過學校體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等多種方式享受體育權利。保障公民體育權利,不僅是法律問題,它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有必要從不同視角出發(fā),分析阻礙公民體育權利實現的種種因素。本文調研的目的是呼吁全社會正視農民工體育權利問題,關注作為弱勢群體的體育訴求,構建全社會的“和諧體育”。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近年來國家在注重改善和提高農民工經濟、政治等權利的同時,卻忽視了與農民工健康息息相關的一個方面—體育,致使農民工的體育活動問題成為制約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的“瓶頸”與“盲點”。 本文依據夏勇博士對權利要素的定義,從體育權利的行使現狀為切入點進行調查,通過科學嚴謹的調查、統(tǒng)計方法,力求真實反應農民工對體育訴求的現狀,分析原因,提出相應對策。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本文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思想,遵循社會科研方法和研究客觀規(guī)律進行調查和論證。以量表問卷的形式,深入長三角城市農民工進行調查,查閱了相關國內外文獻,并走訪了大量街道政府機構、專家、農民工密集場所等獲得了第一手的調查材料和數據。對長三角地區(qū)農民工體育訴求的社會學因素進行細致的剖析,并利用結構方程找到因子之間內在聯系,發(fā)現問題找出根源,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相關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農民工體育訴求是科學發(fā)展觀的緊迫性問題,符合時代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長三角地區(qū)由于區(qū)位因素帶來的示范效應,同樣不可忽視。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頒布以來,學界對體育權利的理論研究仍鮮有涉及,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體育權利保障、體育訴求平臺建設等具有重大意義的問題必須受到應有的重視。該調研報告適合作為政府為農民工,尤其是長三角農民工在體育權利保障和體育價值實現方面,提供決策依據。
作品摘要
- 報告調查了869名長三角城市農民工對影響其體育訴求因素的主觀認知情況,對全部調查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經KMO檢驗(KMO=0.819)和Bartlett's球性檢驗(p<0.000),表明25個指標存在潛在共享因子,可以進行因子分析。為提取出的5個共因子命名,分別為:技能訴求、主張訴求、利益訴求、資格訴求,自由訴求。 結論:1.當前我國長三角地區(qū)農民工群體體育訴求主要表現在:體育技能缺失;體育利益不受保障;體育資格權利的侵犯;體育主張的責任主體缺失;體育自由權利受限等五個方面。2.目前造成農民工體育權利缺失有外內兩種因素。3.我國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與農民工大量城市化而造成的政策真空是形成農民工權利缺失的主要矛盾。解決我國農民工體育權利訴求問題,制度是關鍵,訴求機制與平臺是手段,農民自身因素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 建議:1.完善健全社會保障體系;2.豐富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加強科學規(guī)劃,建議政府將有限的體育資源合理放置;3.強調農民工所屬企業(yè)單位的社會責任感,強調企業(yè)工會的平臺作用,構筑暢通的交流訴求渠道;4. 建議重視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加強農民工體育意識和技能等的培養(yǎng)。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1、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對調研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形成調研報告的數據基礎。采用LISREL 8.51統(tǒng)計軟件對農民工體育訴求模型構建的合理性進行驗證與分析。 2、參考文獻 [1] 張躍進.中國農民工問題解讀[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 [2] 于善旭.論公民的體育權利[J].體育科學,1993 [3] 赫伯特?西蒙. 管理決策新科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4] 周曉平.長江三角洲整體競爭力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5] 叢湖平.體育產業(yè)與其關聯產業(yè)結構關聯變動機制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2,22(5):31-35 [6] 譚華.試論體育權利和義務[J].成都體育學院報,1984(3) [7] 于善旭.再論公民的體育權利[J].體育文史,1998(2):35-36 [8] 馮玉軍.季長龍.論體育權利保護與中國體育法的完善[J].西北師大學報,2006(3):114-119 [9] 張杰.公民體育權力的內涵與法律地位[J].體育學刊,2006(5):15 [10] 張世威.一個不可忽視的農民工問題—體育權利的缺失[J].體育學刊,2007(8):29 [11] (美)馬斯洛.馬良誠等譯.動機與人格[M].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12] 董小龍.中國公民體育權利的法律保護[J].寧夏黨校學報,2009,11(2):49 [13] 劉玉,田雨普.社會學視野中的農民工體育權利缺失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1):25 [14] 人民日報.2011年3月23日 [15] 江時學. 邊緣化理論述評[J]. 國外社會科學, 1992,(09) [16] 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yōu)勢[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345-381
調查方式
- ■走訪 ■問卷 ■現場采訪 ■人員介紹 ■個別交談 ■親臨實踐 ■會議 ■書報刊物 ■統(tǒng)計報表 ■影視資料 ■文件 ■集體組織 ■其它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關于體育權利方面的研究近幾年來論著頗多,但農民工體育權利至今仍是一項新興的研究領域。體育權利成為一項獨立的權利,是現代體育發(fā)展和現代法制建設不斷完善的結果,它是一個較新的概念,迄今少有關于農民工或者弱勢群體體育權利方面系統(tǒng)的研究,可以說該課題是此領域里一個新的嘗試?,F將國內外對農民工或弱勢群體體育權利的相關研究現狀綜述如下: 目前我國政府對農民工權益保障多側重于勞動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對開展農民工群眾性體育活動方面投入很少,學術論文的側重點亦是如此。本人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國優(yōu)秀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CNKI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里輸入“體育權利”進行搜索,共搜索到相關文章138篇,但有關農民工或弱勢群體體育權利的論文不到15篇,且多發(fā)表于07~10年??梢娺@幾年來,越來越多學者開始在關注公民的體育權利問題。這些學術論文多從體育權利的涵義、性質、要素組成等理論角度研究,比如天津體育學院的于善旭教授是國內較早研究“體育權利”的學者之一,相關著作有:《公民體育權利的時代內涵》、《論公民的體育權利》、《再論公民的體育權利》等,近年來論述學生體育權利的文章呈增多趨勢,如童憲明的《學生體育權利淺論》等。但目前極少有專門關于弱勢群體體育權利的系統(tǒng)論述,缺少理論結合實際的系統(tǒng)的全面分析。 國外的研究中指出體育權利從提出到切實保障,一般需經三個階段,即應有權利階段、法定權利階段、實有權利階段。目前,體育權制度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及日本、韓國等已進入實有權利階段,而我國在這方面研究和實踐尚處于應有權利階段。相對我國體育法的不完善,美國和日本的體育法學已經具有比較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如大學體育運動競賽中的男女平等的實施、體育運動競賽中取消種族歧視的實施。在殘疾人方面,通過查閱美、日、英、法、等許多國家殘疾人法規(guī)資料,不難發(fā)現,國外眾多國家相當重視弱勢群體的體育權利,美國通常還附有配合實施的各類標準及細則。日本也形成了較完備的法律體系。 目前國內對農民工體育權利的研究還很少,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理論體系。但隨著人們的法制觀念不斷增強,在關于農民工各項民主自由權利的具體規(guī)則中會進一步分解,引申出更多具體的農民工體育權利,如體育結社權、體育生命健康權、體育勞動權、體育控訴權和請求權、受體育教育權、體育創(chuàng)作權及殘疾人的體育社會保障權等等,并會在實踐中進一步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