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70yerg老太,狠狠的日,欧美人与动牲交a免费,中文字幕成人网站

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
低碳消費的影響因素分析
小類:
管理
簡介:
主要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獲取數(shù)據(jù),然后spss軟件采用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接著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對影響居民低碳消費行為的因素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從眾心理、炫耀性心理、低碳消費認知水平、氣候變暖感知等是影響居民低碳消費的主要因素。最后針對這些影響因素提出一些建議,以便政府部門可以采納。關于問卷的設計,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級量表,賦值是根據(jù)居民消費行為的低碳程度進行的。
詳細介紹:
2011年浙江省挑戰(zhàn)杯論文 題目:低碳消費的影響因素分析 學 院: 經(jīng)濟管理學院 學科專業(yè): 區(qū)域經(jīng)濟學 研究方向: 資源與環(huán)境經(jīng)濟學 姓 名: 孟艾紅 指導教師: 沈滿洪 學 號: 200920801010 入學年月: 2009年9月 選題來源: 導師指導命題 20110405 摘 要 在全球低碳大背景下,低碳問題的考察與研究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對低碳問題的研究還主要集中于企業(yè)的生產(chǎn)型排放方面,鮮有對居民微觀消費行為中碳排放情況的調(diào)查與研究。本文首先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對居民的日常消費行為進行調(diào)查,在獲得實際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運用數(shù)量經(jīng)濟學方法對居民日常消費行為的低碳化程度以及影響其低碳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進行研究,并據(jù)此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本文旨在解決三個問題:一測度居民日常消費行為的低碳化狀況;二尋找和分析低碳消費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理;三是尋找促使居民消費行為低碳化的有效途徑。 本文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stepwise)對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回歸后得出,社會心理意識、炫耀性心理對低碳消費的三方面內(nèi)容都具有顯著影響:社會責任意識越強烈,居民就越傾向于低碳消費,居民的炫耀性心理越濃烈,則他們就越不注重低碳消費;年齡、從眾心理、低碳消費知識以及氣候變暖感知對居民的低碳消費行為也有影響,但它們并不同時對低碳消費的三方面起作用。炫耀性心理和從眾心理具有兩面性,政府在采取政策推行低碳消費時應充分利用居民的炫耀性心理和從眾心理。 [關鍵詞] 低碳消費;低碳產(chǎn)品;高碳產(chǎn)品;消費方式 目錄 摘 要 1 引言 2 第一章 理論假說 3 1.1低碳消費內(nèi)涵的界定 3 1.1.1廣義的低碳消費 3 1.1.2狹義的低碳消費 3 1.2 相關理論基礎 3 1.2.1理性行為理論 3 1.2.2計劃行為理論 4 1.2.3健康信念模式 5 1.2.4知信行模式 5 1.2.5消費行為學 6 1.3 相關理論假說 6 1.3.1 解釋變量的界定 6 1.3.2 模型的設定 9 第二章 低碳消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10 2.1問卷設計與數(shù)據(jù)來源 10 2.1.1問卷設計 10 2.1.2數(shù)據(jù)來源 10 2.2數(shù)據(jù)分析 12 2.2.1樣本基本特征介紹 12 2.2.2樣本效度及信度檢驗 12 2.2.3城市居民低碳消費行為的總體分析 14 2.3低碳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21 2.3.1高碳消費低碳化的影響因素 21 2.3.2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 22 2.3.3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行為的影響因素 23 第三章 結論及公共政策啟示 23 3.1結論 23 3.2 政策啟示 24 3.2.1政府行政方面 24 3.2.2市場方面 25 3.2.3.家庭教育方面 26 參考文獻 26 引言 全球變暖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第四次評估報告表明:氣候變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響以外,主要是歸因于人類活動,特別是與人類活動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關。關于對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控制,國際上曾多次進行磋商,從“京都議定書”到“巴厘島路線圖”再到“哥本哈根會議”,始終得不到根本性解決。 對現(xiàn)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模式的反思,發(fā)展低碳經(jīng)濟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要界定大氣中的CO2排放責任,我們必須考慮最終消費的概念。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分工日益深化,生產(chǎn)方式產(chǎn)生重大變化導致消費品的生產(chǎn)和消費出現(xiàn)地域的分離,最終產(chǎn)品可能為各國所消費。人們追求高消費的行為導致了對能源的大量需求,間接引致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國際上對減少碳排放的關注最初以約束供給方和提高生態(tài)效率為主線,政府和企業(yè)是主要參與者。隨著人們逐漸認識這些政策的結果很容易被人口增長和個體消費規(guī)律所導致的消費數(shù)量的增長所抵消。因而將戰(zhàn)略重心則從生產(chǎn)端轉(zhuǎn)為生產(chǎn)與消費并重,并且更加關注對需求的科學引導和消費者的角色和作用。 理論上,目前學界、政府決策者一般將低碳消費的研究重點放在內(nèi)涵、特征和實現(xiàn)途徑,缺乏對低碳消費的深入研究,特別是缺乏對作為市場主體的消費者低碳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和作用機理的研究。本文在理性行為理論和計劃行為理論等理論基礎上,設計一套衡量居民日常消費行為的指標體系,測度居民日常消費行為的碳排放情況,探尋低碳消費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理,為政府制定低碳消費的相關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實踐上,本文的研究結論對合理引導人們改變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使居民努力踐行低碳消費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考察最終消費與碳排放的關系,從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角度研究低碳消費的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第一章 理論假說 1.1低碳消費內(nèi)涵的界定 1.1.1廣義的低碳消費 低碳消費是基于工業(yè)化經(jīng)濟中造成的能源消耗大、資源浪費、碳排放日益增多、溫室效應日益明顯、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平衡嚴重失調(diào)等問題的出現(xiàn)而提出的一種新型的消費方式。目前學術界認為廣義的低碳消費應包括五個層次:一是“恒溫消費”,即消費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最低;二是“經(jīng)濟消費”,即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經(jīng)濟;三是“安全消費”,即消費結果對消費主體和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健康危害最??;四是“可持續(xù)消費”,即對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的危害最?。晃迨恰靶骂I域消費”,即從消費常規(guī)能源 轉(zhuǎn)向消費新能源 ,鼓勵開發(fā)新低碳技術、研發(fā)低碳產(chǎn)品,拓展新的消費領域。 1.1.2狹義的低碳消費 低碳消費包括生產(chǎn)型低碳消費和非生產(chǎn)型低碳消費。生產(chǎn)型低碳消費指生產(chǎn)廠商在產(chǎn)品生產(chǎn)過程中的對能源、燃料、原料等消費的低碳化;非生產(chǎn)型低碳消費指居民日常生活中對能源、燃料等消費的低碳化。本文研究的低碳消費是非生產(chǎn)型低碳消費,包括居民對高碳產(chǎn)品和高碳能源的減量化及高效使用行為、對低碳產(chǎn)品和低碳能源的購買與使用行為、對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行為三方面。 1.2 相關理論基礎 1.2.1理性行為理論 1975年美國學者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茲(Ajzen)提出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該理論主要用于分析態(tài)度如何有意識地影響個體行為,關注基于認知信息的態(tài)度形成過程,其基本假設是認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為前會綜合各種信息來考慮自身行為的意義和后果。該理論認為個體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行為意向合理地推斷,而個體的行為意向又是由對行為的態(tài)度和主觀準則決定的。該理論是一個通用模型,它提出任何因素只能通過態(tài)度和主觀準則來間接地影響使用行為,這使得人們對行為的合理產(chǎn)生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它有一個重要的隱含假設:人有完全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是,在組織環(huán)境下,個體行為要受到管理干預以及外部環(huán)境的制約。因此,需要引入一些外在變量,如情境變量和自我控制變量等,以適應研究的需要。TRA的理論模型,如下圖: 圖1 理性行為理論(TRA)及計劃行為理論(TPB) 1.2.2計劃行為理論 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Icek Ajzen提出的,他將TRA予以擴充,增加了一項對自我“行為控制認知”的新概念, 從而發(fā)展成為新的行為理論研究模式——計劃行為理論。該理論的五要素為:一態(tài)度,個人對該項行為所抱持的正面或負面的感覺;二主觀規(guī)范,個人對于是否采取某項特定行為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亦即在預測他人的行為時,那些對個人的行為決策具有影響力的個人或團體(sali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對于個人是否采取某項特定行為所發(fā)揮的影響作用大?。蝗X行為控制,反映個人過去的經(jīng)驗和預期的阻礙,當個人認為自己所掌握的資源與機會愈多、所預期的阻礙愈少,則對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就愈強;四行為意向,個人對于采取某項特定行為的主觀機率的判定,它反映了個人對于某一項特定行為的采行意愿;五行為,指個人實際采取行動的行為。Ajzen認為所有影響行為的因素都是經(jīng)由行為意向來發(fā)揮作用的。而行為意向受到三項相關因素的影響,其一是個人本身的態(tài)度,其二是外在的“主觀規(guī)范”,最后是“知覺行為控制”。 1.2.3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運用社會心理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理論模式。它認為:人們要采取某種促進健康或戒除某種危害健康的行為,必須具備以下3方面的認識:一認識到某種疾病或危險因素的威脅及嚴重性,包括:(1)對疾病嚴重性的認識:個體對罹患某種疾病嚴重性的看法,包括人們對疾病引起的臨床后果的判斷,如死亡、傷殘、疼痛等;對疾病引起的社會后果的判斷,如工作煩惱、失業(yè)、家庭矛盾等;(2)對疾病易感性的認識:個體對罹患某種疾病可能性的認識,包括對醫(yī)師判斷的接受程度和自身對疾病發(fā)生、復發(fā)可能性的判斷等。二認識到采取某種行為或戒除某種行為的困難及益處,包括:(1)對行為有效性的認識:人們對采取或放棄某種行為后,能否有效降低患病危險性或減輕疾病后果的判斷,包括減緩病痛、減少疾病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等。只有當人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有效時,才能自覺采取行為;(2)對采取或放棄某種行為障礙的認識:人們對采取或放棄某種行為所遇困難的認識,如費用的高低、痛苦的程度、方便與否等。只有當人們對這些困難具有足夠認識,才能使行為維持和鞏固。三對自身采取或放棄某種行為能力的自信,也稱效能期待或自我效能,即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能力有正確的評價和判斷,相信自己一定能通過努力,克服障礙,完成這種行動,到達預期結果。 1.2.4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是改變?nèi)祟惤】迪嚓P行為的模式之一,它將人類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chǎn)生信念及形成行為三個連續(xù)過程,即知識——信念——行為。 知(知識和學習)是基礎,信(信念和態(tài)度)是動力,行(促進健康行為)是目標。在知信行理論中,教育(生態(tài)環(huán)保、低碳節(jié)能等方面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們發(fā)生行為改變。該理論認為,個體行為與其知識有關,也與其信念有關。知識轉(zhuǎn)變成行為需要外界條件,而教育就是這種把知識轉(zhuǎn)變成行為的重要途徑。 1.2.5消費行為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習慣、愛好以及思想行為準則是受外界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在外界的各種影響中,參照群體對消費者心理與行為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參照群體又稱相關群體、榜樣群體,是指一種實際存在的或想像存在的,可作為個體判斷事物的依據(jù)或楷模的群體,它通常在個體形成觀念、態(tài)度和信仰時給其以重要影響。參照群體對個人的影響是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xiàn)的:   模仿,個人受非控制的社會刺激引起的一種行為反應,這種行為反應能夠再現(xiàn)他人特定的外部特征和行為方式。研究表明,消費者的模仿行為是人的本能、先天傾向、以及社會生活中榜樣影響的結果。在榜樣的影響下,消費者不僅模仿到某種行為方式,而且會形成共同的心理傾向,從而表現(xiàn)出消費觀念、興趣偏好和態(tài)度傾向的趨同。 提示,又稱暗示,是在無對抗條件下,用含蓄間接的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并使其思想、行為與提示者的意志相符合。影響提示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提示者的數(shù)目。只要眾多提示者保持一致,就會形成一種強大的驅(qū)動力量,推動引導個人行為服從群體行為。 情緒感染與循環(huán)反應。情緒感染是情緒反應最主要的機制之一。它的作用表現(xiàn)為一個循環(huán)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人的情緒會在個人心理上引起同樣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又會加強他人的情緒,從而形成情緒感染的循環(huán)反應。群體行為即是循環(huán)反應的結果。循環(huán)反應強調(diào)群體內(nèi)部成員之間的互動。因此,群體氣氛、群體中的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等,都會直接影響每個成員的思想、態(tài)度和行為。 1.3 相關理論假說 1.3.1 解釋變量的界定 1.3.1.1低碳消費政策制度 消費是帶動經(jīng)濟增長的四大馬車之一,是宏觀經(jīng)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政策制度催生不同的消費方式,政策制度因素對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極其重要。低碳消費模式的建立和推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對該模式的支持。政策制度中對低碳的鼓勵條款越多,人們消費行為的低碳化程度就會越高。 1.3.1.2低碳產(chǎn)品特征 低碳產(chǎn)品的特征有許多,其中較為重要的是價格、質(zhì)量和效能。據(jù)經(jīng)典需求理論:價格是影響消費者有效需求的重要原因,價格變動與需求量的變動呈反方向關系,即價格升高則有效需求就減小,見圖1。在圖1中,由于有效需求除受價格影響之外還受互補品、替代品、消費者個人喜好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需求與價格之間并不是簡單的反比例關系,而是有一定弧度的曲線。 P 圖2 需求函數(shù) Q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商品質(zh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購買低碳產(chǎn)品時要支付一定幅度的溢價,則該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應該達到甚至超過普通同類產(chǎn)品的質(zhì)量,這是人們購買低碳產(chǎn)品的基本要求之一。 效能對于低碳產(chǎn)品的推廣同樣重要。低碳產(chǎn)品首先必須是低排碳、高節(jié)能(能源消費伴隨著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產(chǎn)品。低碳產(chǎn)品必須符合效能標準后才能有一定的市場占有量。 低碳產(chǎn)品特征直接影響著人們的低碳購買行為。低碳產(chǎn)品價格越低、質(zhì)量越高、效能越好,人們對其消費就會越多。低碳產(chǎn)品特征是影響低碳消費的重要因素。 1.3.1.3消費者個人特征 消費者個人特征包括年齡、性別、學歷、個人月均收入或家庭月均收入。 理論上講,年齡對居民低碳消費的影響并不確定。居民年齡越大,信息接受能力就越差,對低碳消費的認知程度可能就越低,其選擇低碳消費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另一種情況也會出現(xiàn):居民年齡越大,體驗艱苦生活的時間就越久,就越知道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越懂得節(jié)約,越傾向于節(jié)約;居民年齡越大,其生活經(jīng)驗越豐富,社會責任感就越強,選擇低碳消費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年輕人,由于缺乏生活經(jīng)驗,目光比較短淺,傾向于選擇高碳的生活方式;由于年輕氣盛,虛榮心比較重,從而傾向于跟同學或同事相互比較而選擇高碳的消費方式。 至于性別,由于所接觸外部環(huán)境的差異以及男女心理活動的不一致,男女在選擇低碳消費行為時會有所不同。通常,在決策時男性比女性考慮的更周全、更長遠,這樣他們就更偏向于選擇低碳的消費行為。 通常情況下,居民學歷越高表明其所受的教育質(zhì)量就越高,所學到的內(nèi)容就越全面,其各方面的素質(zhì)水平就越高,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識的速度就越快,社會覺悟就越高。因此,學歷較高的群體往往更傾向于選擇低碳的消費方式。 經(jīng)典經(jīng)濟學理論闡述了收入是消費者的預算約束,消費者通常在其預算約束之內(nèi)根據(jù)各商品的價格做出決策。一般情況下,高收入居民對高價的低碳產(chǎn)品支付能力較強,其購買低碳產(chǎn)品的可能性較高。但另一種情況也可能存在:收入越高購買奢侈的高碳產(chǎn)品的能力就越強;收入越高,大量使用高碳資源的經(jīng)濟實力也越強;收入越低就越節(jié)約,越傾向于購買節(jié)能的低碳產(chǎn)品。 1.3.1.4低碳消費心理意識和認知因素 在影響居民低碳消費行為的諸多因素中,低碳消費心理意識和認知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視。低碳消費心理意識和認知因素包括從眾心理、炫耀性心理或面子心理、低碳消費認知水平以及消費者情感偏好等。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從眾心理就比較強烈。所謂“隨大流不挨揍”,“合群”等說的就是從眾心理。在實行大眾化活動時從眾心理的作用不可小覷,它要么加速、要么減緩某種活動或風尚形成的步伐。從眾心理對居民低碳消費行為的作用方向不確定。 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在此社會中浮躁心理泛濫,炫耀性心理成災。炫耀性心理是指“夸富”、炫“身份、地位”、追求“面子”的心理。炫耀性心理會促成什么樣的結果出現(xiàn)完全取決于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如果社會崇尚高碳的消費方式,人們就會盲目攀比自己的高碳消費方式;如果社會崇尚低碳的消費方式,則人們就會積極進行低碳消費。 低碳消費認知水平指居民對低碳消費理念或消費方式的認知程度、對高碳產(chǎn)品和低碳產(chǎn)品的熟悉狀況、對溫室氣體和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了解情況,即消費者對低碳消費和低碳生活等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如果對低碳消費知識一無所知,那么低碳消費便無從談起,低碳經(jīng)濟或低碳社會的實現(xiàn)更是遙不可及。 對環(huán)保標識的認識及信任水平。環(huán)保標識是一種貼在產(chǎn)品或其包裝上的“證明性商標”,它表明該商品不但質(zhì)量合格,而且在其生產(chǎn)過程中是低碳環(huán)保的,在其使用過程中也是節(jié)能降耗低排放的,其處置過程也符合低碳環(huán)保的相關技術要求。環(huán)保標識告訴消費者哪些產(chǎn)品是低排放的、對環(huán)境有益的,并能夠引導消費者購買、使用這些產(chǎn)品。環(huán)保標識對居民的低碳消費行為有著積極地作用,當然這要取決于消費者對環(huán)保標識的認識和信任水平。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對環(huán)保標識并不了解、不認識,加之有許多不法分子弄虛作假,偽造環(huán)保標識欺騙消費者,使消費者對環(huán)保標識的真實性產(chǎn)生懷疑,造成低碳消費行為的推行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情感偏好即指個人喜好,消費者情感偏好也是影響居民低碳消費的重要因素。在做理性經(jīng)濟人假定之前,人首先是感性動物,其對某一事物喜歡就是喜歡,不需要任何理由。情感偏好對低碳消費行為的影響方向不確定,有的人就是無理由的喜歡消費某些高碳的產(chǎn)品,而另一些人則天生就是喜歡節(jié)約。 1.3.2 模型的設定 現(xiàn)有的相關消費行為理論不能對居民的低碳消費行為進行有效的解釋和預測。因此,我們必須在此基礎上構建具有針對性的居民低碳消費行為模型。筆者對認知、知識、情感、信念、感知行為以及產(chǎn)品特征等變量進行了梳理和明確。具體如下,將認知變量明確為具體的氣候變暖感知,將情感變量明確為氣候變暖情感,將知識變量明確為具體的低碳消費知識,將信念變量明確為社會責任意識,將感知行為控制變量明確為個體感知效力。由這些變量結合居民個體特征和低碳產(chǎn)品特征,筆者構建了兩個比較簡單的模型,如圖3和圖4。圖3和圖4可以說 圖3 高碳消費的低碳化和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行為模型 圖4 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行為 模型 是一種知-信-行模型。在此模型中,知、信、行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知可以先影響信進而影響行,也可以直接影響行,信影響行。 第二章 低碳消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2.1問卷設計與數(shù)據(jù)來源 2.1.1問卷設計 在問卷設計過程中,筆者參考了發(fā)達國家的相關文獻,并根據(jù)中國固有的文化特點和本文的研究目的進行了反復修正。在問卷正式形成之前,我們先經(jīng)過一輪與專家、居民的訪談,詢問了他們哪些因素對居民低碳消費行為影響較大,之后我們設計了問卷的初稿。在問卷的初稿設計出來之后我們對城市居民進行了兩次預調(diào)查,并對預調(diào)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被調(diào)查居民的意見,對一些不適合的語句進行了修正。預調(diào)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下:對于每一低碳消費行為的賦值問題,我們應該從鼓勵低碳的角度來對其進行賦值,某一行為越低碳則其得到的分值就越高,反之亦然;每個題目只能讓居民回答一個問題,不應讓他們從中選擇。 經(jīng)過仔細研究和多次修正之后我們最終確定問卷。在最終的問卷中,我們共設置了46個題目,選擇了三個指標作為因變量:高碳消費的低碳化行為、各種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行為以及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與使用行為。針對這三個因變量指標,筆者通過觀察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設計了20個題目,每個題目都采用了李克特五級量表制,題目6-20是根據(jù)居民的日常消費行為是否低碳而設定的,低碳程度越高,其值就越高:5代表非常低碳、4代表比較低碳、3代表一般低碳、2代表偶爾低碳、1代表從不低碳。關于自變量,本文選取的是氣候變暖感知、低碳消費知識、社會責任意識、心理認知水平(炫耀性心理和從眾心理)、個人月收入及人口統(tǒng)計因素(性別、年齡、學歷)等。針對這些自變量,我們設計了14個題目,每個題目我們也都采用了李克特五級量表制,并根據(jù)他們所能體現(xiàn)的低碳程度對其進行賦值:5代表非常低碳、4代表比較低碳、3代表一般低碳、2代表偶爾低碳、1代表從不低碳,具體參見表1。 2.1.2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通過對城市居民進行問卷調(diào)查獲取數(shù)據(jù),對樣本的調(diào)查主要采用面對面的問卷式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主要在杭州市進行,樣本單位為單個消費者,樣本選自杭州市上城區(qū)、下城區(qū)、江干區(qū)、西湖區(qū)、拱墅區(qū)和濱江區(qū)的居民,調(diào)查地點選擇在百貨商店、超市、浙江省自然博物館、浙江省科技博物館、居民小區(qū)、校園、公園等公共場所。具體問卷數(shù)量分布如下:上城區(qū)88份,下城區(qū)108份,江干區(qū)118份,拱墅區(qū)83份,西湖區(qū)165份,濱江區(qū)38份。 本文研究的基礎數(shù)據(jù)來源于實地調(diào)查,調(diào)查時間為2010年1月。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620份,收回問卷600份,剔除不完整問卷5份,最終獲得有效問卷59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9.17%。 表1 問卷變量一覽表 變量類別 變量名稱 調(diào)查項目 自變量(氣候變暖感知、低碳消費知識、社會責任意識、心理認知水平) A氣候變暖感知 A1我認為當前氣候變暖問題已經(jīng)非常嚴重 A2我一直都非常關注氣候變暖問題 A3氣候變暖問題已經(jīng)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B低碳消費知識 B1我知道什么是溫室氣體 B2我知道如何才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B3我知道什么是低碳產(chǎn)品和高碳產(chǎn)品 B4我非常了解“低碳消費”或“低碳生活” C社會責任意識 C1我有責任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C2我愿意為溫室氣體的減排做出貢獻 D心理、認知水平等 D1我會跟隨群體來調(diào)整自己的消費行為 D2我會隨時跟別人比較穿著或用品 D3我會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而購買某些商品 D4我會跟隨別人購買當時我不必要的商品 D5我認為低碳消費降低消費質(zhì)量或消費水平 因變量:低碳消費行為 E高碳消費的低碳化 E1電腦短時間不用我會選擇待機 E2晚上回家我會把全部照明燈都打開 E3上班或上學時我會乘公交或騎自行車 E4夏天我會整日整夜開空調(diào) E5我經(jīng)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或紙杯 E6洗碗洗菜時我習慣把水龍頭開到最大 E7電器使用完畢后我總是拔掉電源開關 E8衣服穿過后我總是攢起來一塊洗 E9衣物洗好后我總是自然晾干 E10出門購物我總是自帶環(huán)保袋 E11我總是將垃圾分類丟棄 E12如果看到公共場所有忘關水電現(xiàn)象我總是主動上前關閉 F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行為 F1購買電器時我會看節(jié)能指標從而選擇節(jié)能電器 F2我總是購買節(jié)能燈、節(jié)能空調(diào) F3家庭裝修選用材料時我優(yōu)先考慮環(huán)保節(jié)能的 F4購買同類商品時我會優(yōu)先考慮包裝可循環(huán)處理的 F5購買商品時我會考慮其環(huán)保與否 G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行為 G1我時刻愛護城市的公共花草樹木 G2看見別人踐踏采折公共花草樹木我會上前阻止 2.2數(shù)據(jù)分析 2.2.1樣本基本特征介紹 從年齡、收入等人口統(tǒng)計因素特征來看,我們的調(diào)查范圍比較廣泛。樣本的基本特征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男性為333人(占比56.13%),女性為261人(占比43.87%),男女比例接近1:1;35歲以下的消費者有340人(占比57.24%),個人月收入在3000以下者有40.11%,個人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者較少(占比16.11%)。 表2 樣本的基本特征 項目 指標 頻數(shù) 百分比(%) 性別 男 333 56.13 女 261 43.87 年齡 24歲及以下 167 28.11 25-34歲 108 18.18 35-44歲 112 18.86 45-60歲 100 16.84 61歲及以上 107 18.01 人均月收入 1500元及以下 101 17.69 1501-3000元 128 22.42 3001-5000元 138 24.17 5001-8000元 112 19.61 8000元及以上 92 16.11 2.2.2樣本效度及信度檢驗 效度是指量表的有效性,即測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想要測量概念的真實性。效度越高表示測量結果越能準確測出所需要測量工具的真實特征。效度分為內(nèi)容效度、準則效度和建構效度。本文主要是對內(nèi)容效度和建構效度進行檢驗。內(nèi)容效度是指項目對欲測的內(nèi)容或行為范圍取樣的適當程度。關于預測的內(nèi)容,本文先采用專家判斷法和重復測試法來檢驗內(nèi)容效度。對于樣本取樣的適當程度方面,筆者在發(fā)放問卷之前已經(jīng)對杭州市居民的人口特征進行了分析,結果具體見表3。由2.2.1的分析可知,樣本比較具有代表性。 建構效度也稱結構效度,用于多重指標的測量情況,此類效度有兩個次類型:一聚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當測量同一構念的多重指標彼此間聚合或有關聯(lián)時,就有此種效度存在;二區(qū)別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此種效度也稱之為分歧效度(divergent vaidity),與聚合 表3 杭州市居民人口特征 項目 指標 百分比(%) 年齡 18歲以下 15.26 18-35歲 26.28 35-60歲 41.77 60歲以上 16.69 收入 低收入 20 中等收入 60 高收入 20 資料來源:由《浙江省統(tǒng)計年鑒2009》整理所得。 效度相反。此類效度是指當一個構念的多重指標相聚合或呼應時,則這個構念的多重指標也應與其相對立之構念的測量指標負向相關。一般用因子分析法檢驗建構效度。常用的判定指標有兩個:KMO值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卡方值。本文變量的建構效度檢驗結果如表4:氣候變暖感知、低碳消費知識、心理、認知水平和低碳消費行為的KMO檢驗統(tǒng)計量均接近或超過0.7,社會責任意識的KMO檢驗統(tǒng)計量為0.5,這與它只有兩個題項有關。并且,所有分項的巴特利特球形檢驗顯著性水平均為0.000,因此,拒絕巴特利特球形檢驗零假設,可以認為本調(diào)查問卷及各組成部分建構效度良好。 表1 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 A B C D EFG KMO檢驗 0.701 0.711 0.500 0.740 0.750 巴特利 特球形 檢驗 χ2統(tǒng)計量 自由度 顯著性水平 613.435 3 0.000 783.666 6 0.000 461.32 1 0.000 768.828 10 0.000 1867.893 171 0.000 注:A、B、C、D、EFG各字母代表的含義分別為:氣候變暖感知,低碳消費知識,社會責任意識,心理、認知水平,低碳消費行為(包括低碳消費的高碳化、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行為)。表5各字母代表的含義同這里。 信度又為可靠性,是指對同一對象進行重復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它反映了測量工具的可靠性或穩(wěn)定性。信度分為內(nèi)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內(nèi)在信度指量表測量的是否是同一概念,即組成量表的題項之間的內(nèi)在一致性,最常用的檢驗方法是克朗巴哈α系數(shù)(Cronbach Coefficient)。外在信度是指在不同的時間進行測量時量表結果的一致性程度,最常用的檢驗方法是重測信度(又稱再測信度)。本文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數(shù)對樣本進行內(nèi)在信度檢驗??死拾凸料禂?shù)在0-1之間,系數(shù)越大,表示測量的可信程度越大。一般認為,克朗巴哈α系數(shù)在0.9以上,表明量表的信度甚佳;克朗巴哈α系數(shù)在0.8-0.9,表明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克朗巴哈α系數(shù)在0.7-0.8,表明量表應做較大修訂,但仍不失其價值。通常,克朗巴哈α系數(shù)在0.7以上,我們認為樣本的可靠性可以接受。本文所研究問卷的信度見表4。信度分析顯示,本問卷的解釋變量各題項之間的信度系數(shù)都在0.7以上,被解釋變量各題項之間的信度系數(shù)也都在0.7以上,這說明本問卷的內(nèi)部一致性、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較好,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表5 各組變量的克朗巴哈α系數(shù) 項目 A B C D EFG 克朗巴哈α系數(shù) 0.736 0.790 0.766 0.727 0.751 2.2.3城市居民低碳消費行為的總體分析 2.2.3.1氣候變暖感知和低碳消費知識分析 從表6可以看出,在對氣候變暖感知題目的調(diào)查結果中,認可(包括同意和大致同意兩項,下同)“我認為當前氣候變暖問題已經(jīng)非常嚴重”(A1)的有472人,占比79.4%,認可“氣候變暖問題已經(jīng)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A3)的有371人,占比62.4%,認可“個人一直都非常關注氣候變暖問題”(A2)的有353人,占比59.4%。與之相反,不認可(包括不太同意和不同意兩項,下同)“我認為當前氣候變暖問題已經(jīng)非常嚴重”(A1)的占比只有2.2%,不認可“氣候變暖問題已經(jīng)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A3)的占比5.8%,不認可“個人一直都非常關注氣候變暖問題”(A2)的占比為6.4%。理論上來說,認可(A1)的比例應該與認可(A3)的比例大致相等,但調(diào)查結果卻顯示出認可(A1)的比認可(A3)的比例高,認可(A3)的又比認可(A2)的比例高,據(jù)我們分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如下:一是認可(A1)比例較高可能是因為居民經(jīng)常聽到或看到說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已經(jīng)非常嚴重的新聞或類似信息,所以他們也這樣認為,認可(A3)的比例低一些是因為居民確實還沒感覺出溫室效應對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溫室 表6 城市居民對氣候變暖感知和低碳消費知識各語句的認可度(單位:人/%) A1(均值4.168,標準差0.825) A2(均值3.716,標準差0.862) A3(均值3.805,標準差0.888) B1(均值3.741,標準差1.116) B2(均值3.530,標準差1.076) B3(均值3.450,標準差1.071) B4(均值3.359,標準差0.944)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同意 239 40.2 114 19.2 145 24.4 181 30.5 122 20.5 116 19.5 79 13.3 大致同意 233 39.2 239 40.2 226 38.0 181 30.5 190 32.0 164 27.6 158 26.6 一般 109 18.4 203 34.2 189 31.8 157 26.4 191 32.2 207 34.8 268 45.1 不太同意 9 1.5 34 5.7 30 5.1 47 7.9 63 10.6 85 14.3 75 12.6 不同意 4 0.7 4 0.7 4 0.7 28 4.7 28 4.7 22 3.7 14 2.4 合計 594 100.0 594 100.0 594 100.0 594 100.0 594 100.0 594 100.0 594 100.0 效應是漸慢的,不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劇烈變動);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居民言行不一,他們說他們認為氣候變暖問題很嚴重且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這只是他們從感覺上來說的,他們并沒有真正的一直關注氣候變暖問題,這樣就使得居民對(A2)的認可度小于(A1)和(A3)的認可度。 在低碳消費知識題項的調(diào)查結果中,同意“我知道什么是溫室氣體”(B1)的有181人,占比30.5%,同意“我知道如何才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B2)的居民有122人,占比20.5%,同意“我知道什么是低碳產(chǎn)品和高碳產(chǎn)品” (B3)的居民有116人,占比19.5%,同意“我非常了解“低碳生活”或“低碳消費””(B4)的居民有79人,其占比13.3%,不同意(B1)、(B2)、(B3)、(B4)的居民占比都非常小,分別是4.7%、4.7%、3.7%、2.4%。這一題項的數(shù)據(jù)很合理,從邏輯上來講,首先必須是知道了什么是溫室氣體才有可能知道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同意(B2)的比同意(B1)的比例低一些合理;其次,低碳產(chǎn)品和高碳產(chǎn)品的劃分便于居民踐行低碳消費行為,知道什么是低碳產(chǎn)品和高碳產(chǎn)品才能知道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由此可見同意(B2)和同意(B3)的比例基本持平亦合乎邏輯;最后,“低碳消費”和“低碳生活”的內(nèi)涵比較復雜,溫室氣體、低碳產(chǎn)品和高碳產(chǎn)品只是“低碳消費”或“低碳生活”的一部分,對這些的了解并不代表對“低碳消費”和“低碳生活”的了解,并且對于此問題 認識的內(nèi)部差異也非常小,僅為0.944,所以同意“非常了解“低碳消費”或“低碳生活””(B4)的人數(shù)最少可以理解。 2.2.3.2社會責任意識和心理認知水平分析 從表7可以看出,認同(包括得分為5和4的人,下同)“我有責任減少溫室體的排放”(C1)的人有75.9%,認同“我愿意為溫室氣體的減排做出貢獻”(C2)的人有84.0%,認同(C2)的比認同(C3)的多8.1%,由此可見,凡是愿意為溫室氣體的減排做貢獻的人基本上都認為自己有責任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二者比例基本相等。在心理、認知水平題項的調(diào)查結果中,只有9.8%的人不同意(得分為5的人)“我會跟隨群體來調(diào)整自己的消費行為”(D1),且只有8.1%的人同意(得分為1的人)“我會跟隨群體來調(diào)整自己的消費行為”,同意(得分為1的)“我會跟隨別人購買當時我不必要的商品”(D4)的占比4.5%,由(D1)和(D4)的結果可知,絕大部分的人處于可塑狀態(tài),只要適時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他們便會轉(zhuǎn)向低碳化消費;認同(得分為1和2的人)“我會隨時跟別人比較穿 C1(均值4.119,標準差0.870) C2(均值4.298,標準差0.766) D1(均值3.040,標準差1.052) D2(均值3.519,標準差1.079) D3(均值3.650,標準差1.120) D4(均值3.604,標準差1.116) D5(均值3.261,標準差1.096)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5 237 39.9 280 47.1 58 9.8 127 21.4 168 28.3 154 25.9 84 14.1 4 214 36.0 219 36.9 119 20.0 172 29.0 155 26.1 168 28.3 157 26.4 3 124 20.9 88 14.8 254 42.8 203 34.2 197 32.2 182 30.6 228 38.4 2 15 2.5 6 1.0 115 19.4 66 11.1 43 7.2 63 10.6 80 13.5 1 4 0.7 1 0.2 48 8.1 26 4.4 31 5.2 27 4.5 45 7.6 合計 594 100.00 594 100.00 594 100.00 594 100.00 594 100.00 594 100.00 594 100.00 表7 城市居民社會責任意識、心理、認知水平各語句的得分情況 (單位:人/%) 著或用品”(D2)的有92人,占比15.5%,認同(得分為1和2的人)“我會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而購買某些商品”(D3)的有74人,占比12.4%,可見炫耀性心理很重的人在人群中所占比重很小; 認同(得分為1和2的人)“我認為低碳消費降低消費質(zhì)量或消費水平”(D5)的人占比21.1%,從反方面看則是絕大部分的人不認同“我認為低碳消費降低消費質(zhì)量或消費水平”(D5),這說明了低碳消費在居民心里占據(jù)著比較積極的位置,這樣,低碳消費的推行就有了比較堅挺的信念基礎。 2.2.3.3居民高碳消費的低碳化分析 表8是居民日常高碳消費的低碳化情況。比較低碳(指得分為5和4的之和,下同)在50%以上的有“晚上回家我會把全部照明燈都打開 ”(E2)、“上班或上學時我會乘公交或騎自行車”(E3)、“夏天我會整日整夜開空調(diào)”(E4)、“我經(jīng)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或紙杯”(E5)、“洗碗洗菜時我習慣把水龍頭開到最大”(E6)、“衣服穿過后我總是攢起來一塊洗”(E8)、“衣物洗好后我總是自然晾干”(E9)和“如果看到公共場所有忘關水電現(xiàn)象我總是主動上前關閉”(E12)這八項,可見,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行為習慣是比較低碳的,這有利于低碳經(jīng)濟的 E1 E2 E3 E4 E5 E6 E7 E8 E9 E10 E11 E12 % % % % % % % % % % % % 5 19.9 25.3 32.2 20.4 10.4 16.3 21.0 25.6 38.9 16.8 9.9 28.5 4 26.3 33.0 31.1 37.5 45.1 39.1 23.6 29.6 27.1 28.6 18.0 36.9 3 14.1 28.6 16.2 25.4 26.8 26.6 20.5 20.4 19.4 22.7 28.1 17.0 2 24.4 9.3 17.7 12.5 12.5 13.1 21.9 16.0 11.6 20.7 27.6 14.1 1 15.3 3.9 2.9 4.2 5.2 4.9 13.0 8.4 3.0 11.1 16.3 3.5 合計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表8 城市居民高碳消費的低碳化情況一覽表 (單位:人/%) 發(fā)展。然而, “電腦短時間不用我會選擇待機”(E1)的比較低碳比例僅為46.2%,原因可能是一些居民對待機狀態(tài)不了解,認為待機后會影響工作,也可能是有些人圖便利,認為電腦待機很麻煩;“電器使用完畢后我總是拔掉電源開關”(E7)的比較低碳占比為44.6%,其原因可能是:重復拔電源開關會影響插座的使用壽命,還有就是不拔電源也不會浪費幾度電的思想在居民頭腦中根深蒂固;居民的購物行為并非都是計劃性的,他們并不隨時攜帶環(huán)保購物袋,且對年輕人來說,出門帶袋子很麻煩,所以造成“出門購物我總是自帶環(huán)保袋”(E10)的比較低碳比例僅為45.4%;“我總是將垃圾分類丟棄”(E11)的比較低碳比例僅為27.9%的主要原因如下:一居民對于某些垃圾的性質(zhì)并不了解,二一些地方關于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建設不到位。 2.2.3.4居民對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和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行為分析 表9是居民對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情況和對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行為的調(diào)查結果。購買及使用低碳產(chǎn)品是低碳消費最直觀的表現(xiàn),是反映低碳消費狀況的最佳指標選擇。同意(包括得分為5和4的兩項,下同)“購買電器時我會看節(jié)能指標從而選擇節(jié)能電器”(F1)的占比為64.2%;認同“我總是購買節(jié)能燈、節(jié)能空調(diào)”(F2)的占比達66.7%;認同“家庭裝修選用材料時,我會優(yōu)先考慮環(huán)保節(jié)能的材料”(F3)的占比高達75.5%;認同“購買同類商品時我會優(yōu)先考慮其包裝可循環(huán)處理的”(F4)的占比僅為37.7%;認同“購買商品時我會考慮 F1(均值3.641,標準差1.231) F2(均值3.788,標準差1.145) F3(均值4.158,標準差0.908) F4(均值3.272,標準差1.024) F5(均值3.250,標準差1.072) G1(均值4.088,標準差0.960) G2(均值3.222,標準差1.150)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5 28.5 32.2 44.9 13.8 11.3 41.2 14.8 4 35.7 34.5 30.6 23.9 33.7 34.5 25.6 3 14.6 18.2 20.4 42.4 33.7 17.2 36.2 2 14.0 10.3 3.4 15.5 16.0 5.9 13.8 1 7.2 4.9 0.70 4.4 6.9 1.2 9.6 合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表9 低碳購買和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行為調(diào)查情況 (單位:人/%) 其環(huán)保與否”(F5)的占比為45.0%。由(F1)、(F2)和(F3)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對低碳、節(jié)能環(huán)保產(chǎn)品的支持率非常高。(F1)、(F2)、(F3)與(F5)的數(shù)據(jù)相差如此之大主要是因為有些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言行不一:他們確實已經(jīng)購買了一些低碳產(chǎn)品,但他們說他們在購買時沒考慮這些產(chǎn)品環(huán)保與否。(F4)的數(shù)據(jù)小,可能是因為消費者在購買產(chǎn)品時主要考慮的是商品本身,并不太在意它的包裝情況,所以為了促使消費者的行為更低碳則應該使所有可以采用可循環(huán)處理包裝的商品都盡可能采用可循環(huán)處理的包裝。 對于表9中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行為的調(diào)查結果,認同(包括得分為5和4的兩項,下同)“我時刻愛護城市的公共花草樹木”(G1)的占比為75.7%,認同 “看見別人踐踏采折公共花草樹木我會上前阻止”(G2)的占比例僅為40.4%,可見城市居民在自己保護公共花草樹木方面做的非常出色,但是他們中有很多人不會去關注其他人在這方面的行為做法,從而導致(G2)的比例比(G1)的比例低35.3%。這種行為表現(xiàn)與當前的社會風氣有關。在當今社會中,如果隨便管別人的事可能會招致一些禍事,所以居民為了自保,經(jīng)常按自己的座右銘:“管好自己就行了,不要去管別人”行事,尤其是年輕一代人,他們確實是這樣做的。對“看見別人踐踏采折公共花草樹木我會上前阻止”(G2)進行年齡分類,可以發(fā)現(xiàn)做到這些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中年人及老年人,他們在樣本總?cè)丝谥兴急壤_到了30%。 2.2.3.5低碳消費的外部力量決定及居民對低碳產(chǎn)品價格的接受情況分析 在圖5中,認同(1、2和3所占的比例和)“我愿意通過法律約束來實現(xiàn)低碳生活”的居民占比達到83.89%,可見法律在調(diào)整居民的行為方面作用非常大,我國居民對法律的支持率非常高,我們應該加快有關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費方面的立法,通過法律約束來解決氣候變暖問題。由圖6可知,政府在實施低碳經(jīng)濟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公眾,政府應充分發(fā)揮其職能,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居民的積極性,正確引導居民的低碳消費行為。 圖5 利用法律約束來實現(xiàn)低碳生活的認可情況 圖6 在實現(xiàn)低碳經(jīng)濟過程中的決定力量調(diào)查情況 通過觀察圖7可以發(fā)現(xiàn),當?shù)吞籍a(chǎn)品比普通產(chǎn)品的價格高出10%以下時會有42.23%的居民會購買低碳產(chǎn)品,而當?shù)吞籍a(chǎn)品比普通產(chǎn)品的價格高出比例在10%-20%之間時有41.17%的居民會購買低碳產(chǎn)品。綜合來看,當?shù)吞籍a(chǎn)品價格比普通產(chǎn)品價格高出10%以內(nèi)時,會有83.49%的居民購買低碳產(chǎn)品(在求這個合計數(shù)時,我們認為可以接受10%-20%之間價格的居民也會接受10%以內(nèi)的價格)。 圖7 低碳產(chǎn)品比普通產(chǎn)品價格高出比例的接受度情況 2.3低碳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2.3.1高碳消費低碳化的影響因素 表10是對影響居民高碳消費低碳化行為各因素進行逐步回歸的結果。由此表可以看出, 影響居民對高碳產(chǎn)品和高碳能源的減量化、高效使用行為的因素依次是社會責任意識、炫耀性心理、低碳消費知識、年齡和個人月收入。具體分析如下:(1)城市居民對減緩全球溫室氣體的社會責任意識的差異,決定了他們高碳消費低碳化程度的不同,社會責任意識越強,他們就越傾向于節(jié)約資源,反之,則趨向于浪費;(2)炫耀性心理對居民高碳消費低碳化行為的影響最為顯著,心態(tài)平和的居民往往更注重低碳消費,喜歡攀比的居民則傾向于高碳消費;(3)對低碳消費知識了解豐富的居民傾向于高碳消費的低碳化;(4)年齡對高碳消費的低碳化影響也比較大,年齡越高,居民的高碳消費的低碳化傾向就越明顯;(5)居民個人月收入越高就越傾向于高碳消費。其原因可能是此時居民的基本消費還沒有得到滿足,居民收入越多消費也就越多,他們的碳排放也就越高。在收入達到一定程度后,居民消費的碳排放量可能會降低。但目前我國居民的人均月收入還沒達到這樣的點。比較表中各響因素的標準系數(shù)可以發(fā)現(xiàn),炫耀性心理對居民高碳消費的低碳化影響最顯著。 表10 高碳消費低碳化的影響因素 模型 非標準化系數(shù) 標準系數(shù) t Sig. 共線性統(tǒng)計量 系數(shù)b 標準誤差 容差 VIF 常數(shù)項 社會責任意識 炫耀性心理 低碳消費知識 年齡 個人月收入 2.007 0.119 0.125 0.114 0.094 -0.078 0.140 0.025 0.021 0.028 0.021 0.020 0.203 0.232 0.178 0.191 -0.169 14.320 4.826 6.082 4.116 4.367 -3.974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801 0.975 0.758 0.737 0.784 1.249 1.026 1.319 1.356 1.276 相關系數(shù)R 判定系數(shù)R2 調(diào)整系數(shù)R2 0.447 0.199 0.192 F值 顯著性水平 Durbin-Watson 28.147 0.000 1.921 2.3.2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 表11是對影響居民低碳購買及使用行為的各因素進行逐步回歸的結果。由表11看出,影響居民低碳產(chǎn)品購買及使用行為的因素主要為社會責任意識、炫耀性心理、年齡、氣候變暖感知和從眾心理。具體如下:(1)居民對環(huán)保和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責任意識越強烈,他們就越傾向于購買與使用低碳產(chǎn)品;(2)居民的攀比心理越濃,越傾向于物質(zhì)型消費 ,他們就越不注重購買與使用低碳產(chǎn)品;(3)年齡對居民的低碳購買及使用行為的影響顯著,年齡越大,低碳購買及使用行為傾向就越明顯;(4)居民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感知越強烈,他們就越傾向于購買和使用低碳產(chǎn)品;(5)從眾心理對居民的低碳購買行為的影響顯著,居民越是受其他人影響則其高碳購買的傾向就越大、購買低碳產(chǎn)品的機率就越小。相反,不受他人影響,能夠擁有自己獨立想法的居民往往更傾向于購買和使用低碳產(chǎn)品。 表11 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 模型 非標準化系數(shù) 標準系數(shù) t Sig. 共線性統(tǒng)計量 系數(shù)b 標準誤差 容差 VIF 常數(shù)項 社會責任意識 炫耀性心理 年齡 氣候變暖感知 從眾心理 1.444 0.219 0.073 0.107 0.099 0.095 0.180 0.031 0.034 0.023 0.035 0.039 0.297 0.108 0.173 0.122 0.123 8.002 7.095 2.132 4.601 2.862 2.444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786 0.533 0.973 0.759 0.545 1.272 1.877 1.028 1.318 1.834 相關系數(shù)R 判定系數(shù)R2 調(diào)整系數(shù)R2 0.472 0.222 0.216 F值 顯著性水平 Durbin-Watson 32.335 0.000 1.844 2.3.3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行為的影響因素 由表12知,影響居民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行為的因素主要有低碳消費知識、社會責任意識、炫耀性心理和性別。具體分析如下:(1)居民的低碳消費知識越豐富,就越懂得保護溫室氣體吸收源的重要性,越傾向于保護溫室氣體的吸收源;(2)居民對環(huán)保和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責任意識越強烈,他們就會更多的保護溫室氣體的吸收源;(3)炫耀性心理對居民的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行為有顯著影響,居民的炫耀性心理越濃,就越不注重對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4)性別對居民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行為的影響也比較顯著,女性比男性更注重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這可能是由女性比男性的感情更細膩造成的,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加珍愛外界的事物。比較這四個方面可以發(fā)現(xiàn),低碳消費知識對居民保護溫室氣體吸收源行為的貢獻最大,其次是社會責任意識、性別、炫耀性心理。 表12 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行為的影響因素 模型 非標準化系數(shù) 標準系數(shù) t Sig. 共線性統(tǒng)計量 系數(shù)b 標準誤差 容差 VIF 常數(shù)項 低碳消費知識 社會責任意識 炫耀性心理 性別 1.291 0.308 0.186 0.091 0.135 0.227 0.046 0.042 0.035 0.068 0.285 0.189 0.100 0.076 5.684 6.740 4.461 2.627 1.99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803 0.797 0.984 0.991 1.246 1.255 1.017 1.009 相關系數(shù)R 判定系數(shù)R2 調(diào)整系數(shù)R2 0.436 0.190 0.184 F值 顯著性水平 Durbin-Watson 33.228 0.000 1.625 第三章 結論及公共政策啟示 3.1結論 通過比較表10、表11、表12可以看出,社會責任意識和炫耀性心理對居民低碳消費行為三方面的影響都比較顯著,低碳消費知識和年齡對居民低碳消費的兩方面影響顯著。從眾心理和氣候變暖感知對居民的低碳購買及使用行為影響也比較顯著。具體如下: 1.對于氣候變暖感知,居民對各題項的總體認同比例在60%左右??梢姶蠖鄶?shù)的居民已經(jīng)認識到氣候變暖的嚴重后果和嚴峻形勢。但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一些人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以致他們經(jīng)常忽視或忘記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低碳消費。 2.對于低碳消費知識,居民對各題項的認同比例50%左右,不認同的比例在15%左右,同時居民對各題項回答“一般”的比例在30%左右。可見,仍有相當一部分居民對低碳消費相關知識了解不夠。如果考慮到居民可能存在夸大自己知識存量的傾向,則消費者的低碳消費知識是非常欠缺的。 3.對于社會責任意識,認為自己愿意為低碳減排做出貢獻的比例達到84%,但是認為自己有責任的比例是75%。究其原因是,部分居民內(nèi)心深處存在微妙的心理變化:貢獻我愿意做,但是要把這個作為義務我不愿意。 4.對于心理意識,認同炫耀性消費的占比5.2%,不認同炫耀性消費的人占比28.3%,可見絕大部分的人處于可塑狀態(tài)。對于從眾心理,20%左右的人會跟隨其他人來調(diào)整自己的消費行為,跟風心理是中國居民的一大特征,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 5.對于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城市居民的高碳消費的低碳化行為和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行為的傾向也相應增加,原因可能是:(1)一些年輕人可能忙于學習、工作和事業(yè),對氣候變暖問題不像年長者那樣關心,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也比較弱,但炫耀性心理比較重,不太注重高碳消費的低碳化行為和對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行為; (2)年長者多為經(jīng)歷過窮苦日子的人,他們知道生活的艱辛,了解現(xiàn)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所以他們大多保持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方式,對高碳消費的低碳化行為和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及使用行為也比較注重。 3.2 政策啟示 3.2.1政府行政方面 由圖5和圖6可知,政府在構建低碳社會方面作用最大,為此政府應充分發(fā)揮其職能,對影響居民進行低碳消費的各種因素給予一定的關注,并對居民的各種消費行為給予適時的合理指導,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1.1氣候變暖感知方面 由上文分析可知,居民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關注,可能會引起其購買和消費行為的轉(zhuǎn)變。因此,政策制定者應通過多種媒介加強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宣傳,切實改變居民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感知,這將有助于促使城市居民加強對高碳產(chǎn)品或高碳能源的減量化和高效使用、增加對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與使用;更注意對各種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一方面,政府應告知城市居民氣候變暖問題的確實存在并且已經(jīng)對環(huán)境和人類生存的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另一方面,政府應說服城市居民,使其認識到其他們的低碳消費行為對城市環(huán)境績效存在直接的影響。只有使城市居民認識到其消費行為與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之間存在的切實聯(lián)系,(如濫用高碳產(chǎn)品和高碳資源,對溫室氣體吸收源保護的漠不關心會增加空氣中CO2的存量,而高碳產(chǎn)品或高碳能源減量化和高效使用的行為、各種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行為以及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與使用行為才有助于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才可能使其消費行為轉(zhuǎn)向低碳化的消費行為。 3.2.1.2低碳消費知識方面 鑒于低碳消費知識對高碳產(chǎn)品或高碳能源減量化和高效使用的行為、各種溫室氣體吸收源的保護行為傾向有顯著影響,政策制定者應加大對居民傳播低碳消費知識(如關于可循環(huán)處理包裝、可生物降解材料、環(huán)境標志、綠色產(chǎn)品、低碳技術等的相關知識)的力度。這種做法既有信息告知的作用,也有消費引導的作用。它有助于強化居民的低碳消費意識與行為,時時提醒人們在購買過程中注意產(chǎn)品和包裝的循環(huán)問題,在使用高碳產(chǎn)品過程中時刻注意節(jié)約和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對綠色植物的保護和培植,把低碳消費行為變成“習慣”。 3.2.2市場方面 3.2.2.1市場價格方面 由圖7可以知道居民對于低碳產(chǎn)品的價格接受情況。對于低碳產(chǎn)品和低碳資源的價格,政府應該加強監(jiān)管,保證低碳產(chǎn)品和低碳資源的價格比普通產(chǎn)品或高碳資源的價格高出比例在10%以內(nèi)。由于低碳產(chǎn)品或低碳資源的研發(fā)和使用成本比較高,政府應加大對低碳產(chǎn)業(yè)的扶持力度,這種扶持包括稅收優(yōu)惠和財政支付。當政府給予低碳行業(yè)的企業(yè)一定的補助時,企業(yè)可以在以較低的價格銷售低碳產(chǎn)品或低碳資源時仍然有利可圖,這樣企業(yè)便有了繼續(xù)研發(fā)和生產(chǎn)低碳產(chǎn)品的動機。 3.2.2.2市場細分方面 政府在實施公共政策、變革公共行為的過程中,應進行有效地市場細分,選擇特定的目標市場重點實施,這有助于實現(xiàn)以較低的政策成本獲得較好的政策收益。如年齡是影響居民高碳消費低碳化和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與使用行為的主要因素,年輕人更少地進行高碳消費低碳化和低碳產(chǎn)品的購買與使用行為。同時,年輕人屬于消費主體,消費的絕對比重大。因此,政策制定者應著重加強對年輕人低碳消費行為的溝通和引導。 3.2.3.家庭教育方面 由前文分析可知,年長者較年輕者跟傾向于進行低碳消費,這是他們曾經(jīng)艱苦的生活經(jīng)驗促成。鑒于時下大多數(shù)居民都懂得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良好現(xiàn)象,我們覺得引導居民進行低碳消費可以從家庭教育入手。 從眾心理和炫耀性心理是影響居民低碳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年長者應教育其子女擁有自己獨立性的想法,為人處世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一味的為了炫“身份”、炫“財富”或者為了與周圍的人保持一致而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消費,應該教育年輕者保持淡然的生活態(tài)度。應該教育年輕者消費時著眼于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要樹立生態(tài)責任觀。 如果改變不了家庭成員的炫心理和從眾,那就要盡可能的轉(zhuǎn)變其炫或追隨的對象,使其從炫高碳轉(zhuǎn)向炫低碳。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協(xié)助。政府應該盡快給低碳消費一定位,推低碳消費為一種時尚,充分利用居民的炫心理。 參考文獻 [1] 王建明:《消費者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境保護行為及其影響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2] 尹世杰. 關于生態(tài)消費的幾個問題[J]. 求索,2000 (6) : 14 - 15. [3] Peattie K.Green marketing[M].London.Pitman Publi3hing.I 992. [4] 麥克爾?杰伊?波隆斯基、阿爾瑪?明圖?威蒙薩特.環(huán)境營銷[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80-82. [5] Schwepker C.H,& Cornwell T.B. An Examination of Ecologically Concerned Consumers and Their Intention to Purchase Ecologically Packaged Products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1991, (10):77–101. [6] Roberts J., & Straughan R. Environmental Segmentation Alternatives: a Look at Green Consumer Behavior in the New Millennium [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99,,(16): 558-575. [7] 王建明,城市居民的循環(huán)型消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 消費經(jīng)濟,2007,2.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過研究居民低碳消費的行為以期找到影響其行為的因素,進而找出促使居民消費行為低碳化的途徑,最終為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減緩做出貢獻。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科學性:問卷設計比較科學,采用了李克特五級量表。 先進性:本論文對居民的消費行為進行了實證分析,學術界鮮有對居民低碳消費行為進行實證分析的文章。 獨特之處:本論文對居民的消費行為進行了實證分析,采用了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指出了從眾心理和炫耀性消費心理的重要性。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有助于政府低碳經(jīng)濟的推行,有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作品摘要

在全球低碳大背景下,低碳問題的考察與研究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對低碳問題的研究還主要集中于企業(yè)的生產(chǎn)型排放方面,鮮有對居民微觀消費行為中碳排放情況的調(diào)查與研究。本文首先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對居民的日常消費行為進行調(diào)查,在獲得實際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運用數(shù)量經(jīng)濟學方法對居民日常消費行為的低碳化程度以及影響其低碳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進行研究,并據(jù)此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本文旨在解決三個問題:一測度居民日常消費行為的低碳化狀況;二尋找和分析低碳消費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理;三是尋找促使居民消費行為低碳化的有效途徑。 本文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stepwise)對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回歸后得出,社會心理意識、炫耀性心理對低碳消費的三方面內(nèi)容都具有顯著影響:社會責任意識越強烈,居民就越傾向于低碳消費,居民的炫耀性心理越濃烈,則他們就越不注重低碳消費;年齡、從眾心理、低碳消費知識以及氣候變暖感知對居民的低碳消費行為也有影響,但它們并不同時對低碳消費的三方面起作用。炫耀性心理和從眾心理具有兩面性,政府在采取政策推行低碳消費時應充分利用居民的炫耀性心理和從眾心理。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通過了校賽,進入了浙江省挑戰(zhàn)杯省賽。

參考文獻

[1] 王建明:《消費者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境保護行為及其影響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2] 尹世杰. 關于生態(tài)消費的幾個問題[J]. 求索,2000 (6) : 14 - 15. [3] Peattie K.Green marketing[M].London.Pitman Publi3hing.I 992. [4] 麥克爾?杰伊?波隆斯基、阿爾瑪?明圖?威蒙薩特.環(huán)境營銷[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80-82. [5] Schwepker C.H,& Cornwell T.B. An Examination of Ecologically Concerned Consumers and Their Intention to Purchase Ecologically Packaged Products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1991, (10):77–101. [6] Roberts J., & Straughan R. Environmental Segmentation Alternatives: a Look at Green Consumer Behavior in the New Millennium [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99,,(16): 558-575. [7] 王建明,城市居民的循環(huán)型消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 消費經(jīng)濟,2007,2.

調(diào)查方式

面對面一對一的實地調(diào)查。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確定影響公眾消費行為的各種因素是促進公眾進行低碳消費的核心問題。目前對于該領域的研究比較少,但是與其相關的研究比較多, 總結這些學者的研究結果,可以歸納得出:人口統(tǒng)計變量、認知變量、個性變量、社會情境變量以及心理類變量等。一、人口統(tǒng)計因素 人口統(tǒng)計變量即個人信息特征,包括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個人月均收入或家庭月均收入等。 1. 收入方面 朱洪革、佟立冬(2009)通過對城鎮(zhèn)居民的生態(tài)消費意愿進行差異分析得出收入水平對居民生態(tài)消費支付水平有顯著差異。鳳振華等(2010)指出收入水平對居民生活方式的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影響大,高收入水平居民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低收入水平居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且收入水平越高,二氧化碳排放結構越多樣化。 2.教育水平 楊凡(2009)指出,個人觀念行為大多是后天形成的,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受教育較多、有較高素質(zhì)的人會自覺保護環(huán)境,進行綠色消費。曾宇容、王潔(2009)指出年級對綠色消費態(tài)度存在差異,大一和大二,大二和大三的學生消費存在顯著差異,且態(tài)度不斷得到強化。胡小軍等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在受教育程度對消費定位的影響方面,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受訪者更傾向于買更好的車。 3.年齡和性別方面 黎建新(2007)的研究也顯示,年齡與利他性購買行為沒有相關關系。此外,還有一些研究結果表明,年齡和綠色消費態(tài)度之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并且有時是顯著正相關。換句話說,年齡對綠色消費行為的影響發(fā)生了反方向的變化,綠色消費者的平均年齡變得更大。 2.炫耀性消費或面子消費 炫耀性消費或面子消費是導致高碳消費的主要原因。劉志梅(2009)通過對廣東奢侈品消費的研究指出中國奢侈品消費群相當年輕,這一群體希望通過奢侈品來顯示自己的高雅品位。林升棟(2006)對消費者對人際影響的敏感度進行研究后,指出人際影響使得個體關注外在表現(xiàn)出來的自我,并引發(fā)社交焦慮感。 3.消費者的低碳環(huán)保認知水平 消費者的低碳環(huán)保認知水平直接影響公眾的低碳購買意愿,進而影響其消費行為。朱洪革、佟立冬(2009)對城鎮(zhèn)居民的生態(tài)消費意愿通過交叉分析得出消費者對生態(tài)環(huán)保型商品的支付意愿水平與其對生態(tài)環(huán)保型商品認知程度成正相關關系,隨著認知程度的提高支付意愿水平也明顯提高。
建議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