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調查研究
- 小類:
- 教育
- 簡介:
- 網絡的普及使大學生上網更為便利,上網人數比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與此同時,網絡成癮的比例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網絡成癮的大學生長期脫離現實生活,性格變異、情感迷失、道德失犯、學業(yè)荒廢,嚴重影響了自身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大學生網絡成癮人數的增加,對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將產生不良影響。關注和治理大學生網絡成癮應成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 詳細介紹:
- 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的歷次調查結果顯示,從年齡來看,網民中18~24歲的年輕人最多,遠高于其他年齡的網民,占總網民數量的36.8%;從職業(yè)結構來看,網民的最大構成群體是學生,占總網民數量的31.9%。本次調查的對象——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正是處于這一年齡階段,學生中有藏、回、東鄉(xiāng)、撒拉、保安、裕固、白、納西、土家、布朗、彝族、布依、傈僳族等1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學生占70%以上。因此,以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為調查基地,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調查數據顯示,民族大學生患“網絡成癮癥”比例高達13.38%。針對這一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出有效防止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方法、策略。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通過對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的調查,提出的表征,原因,解決問題的策略。以提高民族學生充分發(fā)揮網絡的積極作用,提高獲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基本思路:一、調查目前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并做出分析;二、通過訪談、資料收集等指出網絡成癮的表征;三、結合民族大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社會環(huán)境等分析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四、通過實踐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本次調查以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學生為調查樣本在校本、??茖W生8300余人,學生中有藏、回、東鄉(xiāng)、撒拉、保安、裕固、白、納西、土家、布朗、彝族、布依、傈僳族等1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學生占70%以上。民族大學生患“網絡成癮癥”比例高達13.38%。針對這一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出有效防止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方法、策略。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大學生和網絡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在學校學習階段,網絡被視為教育的一種工具或媒介或知識庫;第二,網絡是開發(fā)和利用網絡知識與信息的資源,網絡教育就是學生個性化的網絡應用;第三,網絡既作為德育、心理教育的內容,又可作為與網絡有關的各種能力培養(yǎng),必涉及到如“網絡焦慮”,“網絡成癮”等;
作品摘要
- 網絡的普及使大學生上網更為便利,上網人數比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與此同時,網絡成癮的比例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網絡成癮的大學生長期脫離現實生活,性格變異、情感迷失、道德失犯、學業(yè)荒廢,嚴重影響了自身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大學生網絡成癮人數的增加,對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將產生不良影響。關注和治理大學生網絡成癮應成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的歷次調查結果顯示,從年齡來看,網民中18~24歲的年輕人最多,遠高于其他年齡的網民,占總網民數量的36.8%;從職業(yè)結構來看,網民的最大構成群體是學生,占總網民數量的31.9%。本次調查的對象——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正是處于這一年齡階段,學生中有藏、回、東鄉(xiāng)、撒拉、保安、裕固、白、納西、土家、布朗、彝族、布依、傈僳族等1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學生占70%以上。因此,以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為調查基地,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調查數據顯示,民族大學生患“網絡成癮癥”比例高達13.38%。針對這一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出有效防止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方法、策略。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①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調查 ②網絡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及對策 ③其他數據均來自與問卷調查和在學生當中的訪談。
調查方式
- 走訪 問卷 個別交談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如今網絡日益發(fā)達,大學生接觸和使用到網絡的機會越來越多,網絡帶來了方便也引發(fā)了一些問題,其中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問題比較嚴重。如何充分發(fā)揮網絡的積極作用,讓民族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目前相關研究很多,如: ①《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教育對策》:從理論對策方面談論解決網絡成癮的對策。 ②《談網絡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網絡主體的網絡道德缺失》:提出了網絡環(huán)境下,網絡主體道德的缺失存在普遍現象,具體分析了原因,解釋了為什么缺失網絡道德。 ③《網絡人格對高校德育的挑戰(zhàn)》:高校在青少年群里,是接觸使用網絡最多的群體,面對的網絡道德缺失和沉迷問題也最嚴重,已引起了對人格的挑戰(zhàn)。 ④《在校大學生網絡學習行為調查與研究》:高校中的青少年的網絡行為是青少年網絡行為的代表,是青少年網絡沉迷最深的群體,從此角度具有代表性。 ○5《少數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及相關因素研究》:從網絡成癮者對社交成功傾向于外控性歸因,網絡成癮者與非成癮者在網絡娛樂活動使用上有顯著差異,網絡成癮者與非成癮者在自我和諧上差異顯著。網絡成癮者與非成癮者在人性信任水平上無顯著差異。 本文通過對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這一個社會問題的調查與分析,旨在找出民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表現及各種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相應的基本對策。以提高民族大學生對網絡的利用,充分發(fā)揮網絡的積極作用,使學生不再沉迷于網絡,學會正確積極地使用網絡,提高獲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