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演講修辭核心因素及心理機制分析
- 小類:
- 教育
- 簡介:
- 演講是一種將演講主體的見解、觀點最大限度地傳遞給聽眾,引起聽眾認知和行為改變的語言實踐活動,這一過程是要講求語言的藝術性和鼓動性的。如果演講主體對聽眾的接受心理一無所知,不能積極有效地使用修辭諸要素,就無異于黑夜里給情人送秋波。因此,在演講過程中,要實現(xiàn)良好的表達效果,就離不開修辭的核心因素,離不開對聽眾接受心理的理解和把握。本文從三個方面對這一問題例舉了大量事實材料進行了闡釋。
- 詳細介紹:
- 用語言交流思想、傳達信息,不僅要表達得準確無誤,清楚明白,還應該力求做到形象、妥切、鮮明,盡可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語言藝術的美感。要做到這一點,就不能不考慮在表達內容和語境確定的前提下,如何積極調動語言因素,配合非語言因素,以最確切完美的語言加工形式去獲得最佳的表達效果,這就需要修辭?!叭瞬粌H以語言的方式擁有世界,更以修辭的方式觀照世界。”演講是人們社會實踐活動中一種重要的言語表現(xiàn)形式,它以有聲語言為載體。演講過程中,要使聽眾受到德的熏陶、智的啟迪、美的洗禮,演講者就必須正確分析并把握好聽眾接受心理,突出修辭在演講中的核心作用,增強言辭的表現(xiàn)力。 運用修辭是演講的一個主要特點,演講的感染力、號召力和鼓舞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演講主體對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演講藝術的魅力和其鼓動性離不開語言修辭的恰當運用。在演講修辭的運用過程中,作為演講主體,不能忽視聽眾的接受心理。本文在分析定位演講修辭核心因素的基礎上,探討了實現(xiàn)演講修辭目的所應該建立的聽眾接受心理機制。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撰寫目的:闡明修辭在演講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演講中修辭使用所依賴的心理機制,豐富相關課程內容,為學科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基本思路:首先闡明演講與修辭的概念意義以及二者之間相依相存的緊密聯(lián)系;其次分析論證演講中需要充分把握的修辭核心地位;再次分析探討演講修辭所應建立的心理機制;最后結論:在演講過程中,要實現(xiàn)良好的表達效果,就離不開修辭這一核心因素,離不開對聽眾接受心理的理解和把握。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作品的科學性:本文建立在廣泛閱讀相關學科書目,大量分析并廣征博引演講家演講作品的基礎上。所提出的“修辭核心因素”、“演講修辭心理機制”等觀點新穎明確,論據(jù)充分,論證科學有力,結論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性。 先進及獨特之處:本文鮮明的觀點涉及語言學、公關語言學、演講學、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修辭接受心理學等多學科領域,對于相關學科理論體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意義。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1、豐富演講學《演講學》、《修辭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理論知識; 2、構建邊緣學科的理論框架和體系提供思路; 3、指導演講者理清演講文本撰寫和口頭演講思路以及語言運用技巧。
作品摘要
- 運用修辭是演講的一個主要特點,演講的感染力、號召力和鼓舞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演講主體對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演講藝術的魅力和鼓動性離不開語言修辭的恰當運用。在演講修辭的運用過程中,演講主體不能忽視聽眾的接受心理。本文在分析定位演講修辭核心因素的基礎上,探討了實現(xiàn)演講修辭目的所應該建立的聽眾接受心理機制。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1][美]肯尼斯?博克.《當代西方修辭學:演講與話語批評》[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頁 [2] 吳禮權.《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頁 [3] 蔣春堂.《公共關系語言》[M].線裝書局2001年3月版.第303頁 [4] 潘肖玨.《公關語言藝術》[M].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219頁 [5] 黎運漢.《公關語言學》[M].濟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71頁 [6] 鄭頤壽、林承璋.《新編修辭學》[M].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153頁 [7] [美]戴爾?卡耐基.《卡耐基口才全書》[Z].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4月版.第97頁 [8] 孫汝建.《修辭的社會心理分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版.第39頁 [9] 楊梅、李晶晶.《101篇影響世界的經典演講》[Z].學林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92頁 [10] 沈永社.《跟毛澤東學修辭》[M].西苑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07頁
調查方式
- 1、談話了解; 2、圖書資料; 3、演講體驗; 4、專業(yè)教師指導。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當前,對于演講語言藝術、語言特點的探析,提出了一些觀點,也產生了一些作品。張虹在《演講的語言藝術初探》中認為,演講作為一種高級的口語表達形式,對語言的要求自然很高;若要進行一次成功的演講,必須從研究演講的語言藝術入手,探索其特點及規(guī)律,做到準確簡潔、通俗平易、生動形象。張劍波在《論演講語言的特點》中認為,演講作為一種實用性極強的現(xiàn)實活動,演講語言運用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演講效果的優(yōu)劣,從某種意義上講,演講就是語言的藝術。王瓊在《演講語言得體美》中,從音韻、情感表達、修辭運用等角度論證了演講語言的得體美。李黛嵐在《演講語言美的內涵及審美價值》中認為, 演講的語言美具有特定的內涵及審美價值。演講者只有駕馭并完美展現(xiàn)有聲語言美和無聲語言美, 才能使演講獲得成功。他從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兩個角度,闡釋了演講語言的語音美、語調美、語義美、目光語美、表情語美、體態(tài)語美、服飾語美等等。 對于演講語言注重修辭技巧的運用,也被學者所注意,但相關論述較少。張麗珍在《論演講語體的修辭特點》中認為,演講語體不像日常談話那樣話題不一,語言粗疏,它往往圍繞一個話題、一個中心、一個觀點來抒情說理,達到宣傳鼓動和啟迪聽眾的目的。在演講傳播的過程中,需要選擇相應的語言技巧,以有效控制演講過程,增強演講的表達效果。這樣,它在修辭上必然有自己的要求和特點。胡蓬在《排比在演講中的修辭作用》中認為,排比在演講中就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它不僅能增強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旋律美, 使語勢如江河奔瀉, 勢不可擋, 還能有效地增強演講對于聽眾的觸動和影響, 在記人敘事、抒情說理、批評反駁等方面顯示出非凡的威力, 從而使演講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無窮的魅力。李美華在《演講語篇中的層遞辭格》中以演講語篇為材料,闡釋該辭格在這一言語活動領域中的分類、結構語義特征及各種功能,對層遞辭格的研究理論進行了拓展和完善。 目前國內學者研究對于演講這一文體從心理機制的探析論述非常少,但關于部分修辭格從接受角度的分析還是比較普遍也產生了一些論述,建立了《修辭心理學》等一些相關的科學。田甜、王蘋在《積極修辭的認知心理機制探析》一文,試圖用認知心理理論解釋修辭現(xiàn)象,尤其是積極修辭現(xiàn)象,認為積極修辭是把圖示和背景調試到最佳角度的過程和規(guī)律。 以上論述為這一相關課題相近領域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