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農民工收入研究調查報告
- 小類:
- 社會
- 簡介:
- 通過2006年全國綜合社會調查問卷所得數據分析影響農民工收入的各種因素及影響力的大小,從而對促進農名工就業(yè)、增加農民工收入提出建議
- 詳細介紹:
- 本文采用2006年全國綜合社會調查問卷所得數據進行研究,在分析方法上,采用多種統計方式,包括頻數分析、參數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回歸,從多方面分析農民工收入的影響因素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通過2006年全國綜合社會調查問卷所得數據分析影響農民工收入的各種因素及影響力的大小,從而對促進農名工就業(yè)、增加農民工收入提出建議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在數據方面,采用2006年全國綜合社會調查問卷數據,具有一定權威性和代表性。 在分析方法上,本文采用多種統計方式,包括頻數分析、參數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回歸,從多方面分析農民工收入的影響因素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農民工是全國各大中城市勞動力的重要力量、產業(yè)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農民工的收入受到多方面影響而止步不前。增加農民收入對于統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本文通過對影響農民工收入的因素分析為提高農民工收入提出切實的建議。
作品摘要
- 中文摘要:農民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根據2006年全國綜合社會調查問卷所得數據的分析得出,勞動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自身因素以及職業(yè)培訓情況、勞動時間都是進城農民工收入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通過利用參數檢驗、方差分析法研究這些影響進城農民工收入的各個因素,初步探討了各個影響因素對提高農民工收入的重要性。 關鍵詞: 農民工; 收入; 影響因素; 方差分析;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2006年全國綜合社會調查問卷數據
調查方式
- 統計報表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觀點一:收入決定于其所處的就業(yè)部門,就業(yè)于正規(guī)部門,收入和閑暇等效用均會得到提高;根據一般的經濟學理論,教育水平高學歷并不完全意味著高收入工作年限的長短與農民工收入有著顯著的相關性,由于工作年限的上升,勞動熟練程度不斷增加,其勞動生產率提高,自然就能獲得較高的收入(高嵩、焦寶松、王建,2006)。 觀點二:第一,性別對農民務工月收入的影響不顯著,在紡織、家政等吸納農民工就業(yè)較多的勞動密集型行業(yè)中,對女工的需求較大,使得女工反而可能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第二,受教育程度對農民務工月收入的影響。教育未能有效提高人們的勞動能力,導致收入不高.第三,從業(yè)地區(qū)類型對農民務工月收入影響不顯著,農民未能分享到城市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第四,外出方式對農民務工收入的影響不顯著.第五,年齡與農民務工收入之所以呈現顯著的正相關,可能是由于經驗積累和技能提高使得勞動力價值得到了提升,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彌補了體能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第六,有過外出務工經驗的農民務工收入較高(謝輝,2010) 。 觀點三:第一,就業(yè)時間是影響農民工收入的最重要因素。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就業(yè)時間每增加一個月,農民工平均年收入將會增加729 元。第二,培訓是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受過職業(yè)培訓的農民工比沒有受過培訓的農民工平均年工資要高1026 元。第三,文化程度對農民工收入影響不顯著。第四,收入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長,但是當年齡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收入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嚴于龍、李小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