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大連海區(qū)刺參機體微生物多樣性分析
- 小類:
- 生命科學
- 大類:
-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 簡介:
- 刺參為遼寧沿海養(yǎng)殖的珍貴海產(chǎn)品,具有很高營養(yǎng)價值。通過實驗了解刺參機體微生物的多樣性,為刺參病害的防治可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海洋動物的深入了解和認識,學習深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開拓他們的視野,擴展知識層面起到積極作用。
- 詳細介紹:
- 本實驗采用傳統(tǒng)微生物學方法對刺參體壁,腸,呼吸樹中的微生物多樣性進行了初步分析。使用細菌培養(yǎng)基和酵母菌培養(yǎng)基從刺參的體壁、腸、呼吸樹中分離到108株細菌和10株酵母菌,通過分析細菌16S rDNA序列和酵母菌26S rDNA 序列對部分細菌和酵母菌進行鑒定,結果表明,從體壁中分離的細菌均屬于弧菌屬,腸道中除了弧菌屬外,還有假交替單胞菌屬,呼吸樹中存在弧菌屬、假交替單胞菌屬和Psychroserpens。從腸道和呼吸樹均可分離到德巴利酵母屬,腸道中存在有孢漢遜酵母屬,而呼吸樹中包括紅酵母屬、假絲酵母屬和畢赤酵母屬。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刺參為遼寧沿海養(yǎng)殖的珍貴海產(chǎn)品,具有很高營養(yǎng)價值。通過實驗了解刺參機體微生物的多樣性,為刺參病害的防治可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海洋動物的深入了解和認識,學習深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開拓他們的視野,擴展知識層面起到積極作用。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本作品通過采用多種培養(yǎng)基對刺參腸道、呼吸樹和體壁的微生物進行分離純化,獲得純培養(yǎng)。然后采用分子的方法對分離的細菌和酵母菌進行鑒定。實驗設計科學合理、研究方法較好,目前對刺參機體微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報道在國內外很少。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研究表明細菌性疾病是主要的病害,使得刺參育苗和養(yǎng)殖過程中普遍存在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化學藥物防治細菌性疾病的情況有時即使病原生物不存在,養(yǎng)殖戶仍然使用大量抗生素預防疾病的發(fā)生,這樣會導致對多種抗生素抗藥性菌株的增加和毒力更強病原的增加。某些種類的抗生素能抑制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使養(yǎng)殖生物更易受病原生物的侵害。另外,使用抗生素等化學治療劑會改變正常水產(chǎn)動物機體正常微生物群落組成。
學術論文摘要
- 本實驗采用傳統(tǒng)微生物學方法對刺參體壁,腸,呼吸樹中的微生物多樣性進行了初步分析。使用細菌培養(yǎng)基和酵母菌培養(yǎng)基從刺參的體壁、腸、呼吸樹中分離到108株細菌和10株酵母菌,通過分析細菌16S rDNA序列和酵母菌26S rDNA 序列對部分細菌和酵母菌進行鑒定,結果表明,從體壁中分離的細菌均屬于弧菌屬,腸道中除了弧菌屬外,還有假交替單胞菌屬,呼吸樹中存在弧菌屬、假交替單胞菌屬和Psychroserpens。從腸道和呼吸樹均可分離到德巴利酵母屬,腸道中存在有孢漢遜酵母屬,而呼吸樹中包括紅酵母屬、假絲酵母屬和畢赤酵母屬。
獲獎情況
- 無
鑒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7] 王印庚,榮小軍,張春云,等.養(yǎng)殖海參主要疾病及防治技術海洋科學.2005,29(3):1-7 [8] 馬悅欣,徐高蓉,張恩鵬,等.仿刺參幼參急性口圍腫脹癥的細菌性病原. 水產(chǎn)學報,2006,30(3):377-382 [9] 馬悅欣,徐高蓉,常亞青,等.大連地區(qū)刺參幼參潰爛病細菌性病原的初步研究.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2006,21(1):13-18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對刺參機體微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報道很少。孫奕等對自然海區(qū)刺參消化管、體腔液和表皮的微生物區(qū)系進行了研究,從中分離出主要的微生物,包括弧菌屬等11個屬的細菌和球擬酵母屬等4個屬的酵母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