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入侵植物反枝莧的氮素生理特性研究
- 小類:
- 生命科學
- 大類:
-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 簡介:
- 反枝莧原產(chǎn)于美洲;現(xiàn)廣泛傳播并歸化于世界各地。在中國,反枝莧已散布到四川、重慶、西藏(芒康)等25個城市。在19世紀中葉,反枝莧被發(fā)現(xiàn)于河北和山東。為菜園、果園及棉花和玉米等旱作物地中的常見雜草。研究返現(xiàn),該植物可富集硝酸鹽,家畜過量食用后會引起中毒?...(查看更多)
- 詳細介紹:
- 人類已經(jīng)散布到了整個地球,而且有意無意地攜帶了許多物種。向某些地區(qū)引入外來的物種(exotic species),已經(jīng)給當?shù)厣锒鄻有詭砹藲缧缘臎_擊。對引入外來物種沖擊最敏感的,是那些從高水平競爭和捕食中隔離進化過來的當?shù)匚锓N。 入侵物種(invasive species)(包括入侵的...(查看更多)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研究旨在達到2個目標:第一,闡明反枝莧利用氮素的特性,在生活史的不同階段,植物利用氮素的表型可塑性;第二,查明反枝莧在含不同硝酸鹽的環(huán)境下的生長特征。 基本思路第一,反枝莧的物候特征與生活史的描述;第二,施加不同量的氮肥,測量其生物量、葉面積比、根冠比等參數(shù);第三,測定不同氮素環(huá...(查看更多)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本作品的創(chuàng)新點就是在反枝莧的生活史的不同階段,研究其利用氮素的特性,這些特性通過其生長參數(shù)和數(shù)個生理指標來測度。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反枝莧已成為一種破壞性極大的入侵植物,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以便促進生物防治方法的有效運用。鑒于現(xiàn)有的研究概況,本課題從研究反枝莧的氮素利用特性,既可以促進對其入侵特性(機制)的了解,還可以為有效地控制其種群提供實踐參考??梢?,本作品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學術論文摘要
- 反枝莧(Amaranthus retroflexus)是一種分布很廣的入侵物種,對本地生物多樣性具有極大的危害性。以家莧(Amaranthus mangostanus)為對照,通過施以不同量的尿素和硝酸鉀,分別檢測了有關指標,結果表明:在同水平的營養(yǎng)水平,反枝莧比家莧具有更高含量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更大的葉面積;在較低的硝酸鉀處理(...(查看更多)
獲獎情況
- 無
鑒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王滿蓮,2005. 紫莖澤蘭對養(yǎng)分的響應及與入侵性的關系. 碩士論文,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保存 Marnon JL, Connors PG, 1996. A native nitrogen-fixing shrub facilitates weed invasion. Oecologia, 105, 302-312 Milberg P, Lamont BB, Pé...(查看更多)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直至現(xiàn)在,對于生物入侵問題的研究,可概括為兩大點:一是生境的入侵性(Grant and Benton, 2000);二是物種的入侵性(Alpert, 1995; Bais et al., 2003)。這兩方面的研究已較多的報道,但不同的入侵植物所表現(xiàn)出的特性是不同的,其所造成的破壞效應程度也迥異。在入侵性方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