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幫助助人者:青年志愿者共情疲勞的發(fā)生與預防
- 小類:
- 教育
- 簡介:
- 共情疲勞在國內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領域是較新的研究主題,作品選題具有較強的前沿價值。作品探究助人者的共情疲勞問題,為預防及消除助人者的共情疲勞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以及可供參考的預防和干預模型,具有較強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另外,作品提出的預防與干預模型可以在助人者群體中得以推廣,對社會具有積極貢獻。
- 詳細介紹:
- 共情疲勞是助人者在幫助他人過程中出現(xiàn)的獨特的心理健康問題,維護青年志愿者助人群體的心理健康是拓展我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防災、減災與救災效益的需要使然。在我國,助人者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研究領域,然而共情疲勞已被視為助人行業(yè)的風險之一。助人者出現(xiàn)共情疲勞后會表現(xiàn)出各類類似PTSD的癥狀,如:壓抑、沮喪、衰竭、過度喚醒、懷疑原有價值觀、世界觀等;并且具有嚴重而持久共情疲勞癥狀的個體,還會影響自身的心理健康與正常的日常生活。當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青年志愿者參與各類助人工作。但是,由于他們受到生活經驗、能力等的限制,其自我調適的技能略顯稚嫩,從而導致其心理健康將更易受到影響。并且很多研究也表明大學生青年志愿者在參加助人工作以后,會出現(xiàn)各種不良的心理后果。鑒于此,作品對大學生青年志愿者共情疲勞的發(fā)生和干預進行了探討,以企明晰該群體共情疲勞的結構和發(fā)生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從積極心理學和發(fā)展性輔導的視角出發(fā)建構共情疲勞的預防和干預模型,為大學生青年志愿者的共情疲勞干預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作品對大學生青年志愿者共情疲勞的發(fā)生和干預進行了探討,以企明晰該群體共情疲勞的結構和發(fā)生情況,并從積極心理學和發(fā)展性輔導的視角出發(fā)建構共情疲勞的預防和干預模型,為干預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作品堅持“理論分析—調查檢驗—建構模型”的基本思路。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1、作品提出共情疲勞是大學生青年志愿者這類助人者的獨特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對我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理論完善。 2、通過結構方程模型檢驗明晰助人者共情疲勞的發(fā)生過程為救助者心理健康的維護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3、基于助人者共情疲勞的發(fā)生機制,提出預防與干預共情疲勞的心理資源模型,代表了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方向。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本項目具有較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1、為評估大學生青年志愿者的心理健康提供測量工具。2、推廣助人者共情疲勞的干預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助人者在防災、減災與救災工作中的效益。 本項目具有良好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1、關注青年志愿者的心理健康。2、明晰共情疲勞的發(fā)生是建立助人者心理健康維護機制的理論基礎。3、以復原力為基礎的干預模式代表了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導向,具有理論推廣價值和現(xiàn)實指導意義。
作品摘要
- 共情疲勞是助人者在幫助他人過程中出現(xiàn)的獨特的心理健康問題,維護青年志愿者助人群體的心理健康是拓展我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防災、減災與救災效益的需要使然。以青年志愿者為研究樣本探討共情疲勞及其影響因素,266名大學生青年志愿者完成了共情疲勞簡短量表、自我復原力與感知受助者創(chuàng)傷程度等三個測驗。結果顯示:(1)大學生青年志愿者的共情疲勞由二次創(chuàng)傷與職業(yè)倦怠兩個維度組成,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χ2/df=2.13, RMSEA=0.07, CFI=0.96, NNFI=0.96,職業(yè)倦怠與二次創(chuàng)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分別為0.78與0.61;(2) 感知受助者創(chuàng)傷程度在影響大學生青年志愿者共情疲勞的過程中,自我復原力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共情疲勞由二次創(chuàng)傷與職業(yè)倦怠兩個維度組成,在大學生青年志愿者樣本中具有可接受的測量學信效度指標;感知受助者創(chuàng)傷程度與自我復原力都可以預測救助人員的共情疲勞,但感知受助者創(chuàng)傷程度對救助人員共情疲勞的影響需通過個體自我復原力的部分中介作用?;谠撗芯拷Y果,文章提出建立以復原力為核心的克服共情疲勞的干預模型。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1.Adams, R. E., Boscarino, J. A., & Figley, C. R. (2006). Compassion fatigue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ocial workers: A validation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6, 103-108. 2.Adams, R. E., Figley, C. R., & Boscarino, J. A. (2008). The Compassion Fatigue Scale: Its Use With Social Workers Following Urban Disaster.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8(3), 238-250. 3.Block, J., & Kremen, A. M. (1996). I 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2), 349–361. 4.Figley, C. R. (1995). Compassion fatigue as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 overview. In C. R. Figley(Ed.), Compassion fatigue: Cop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ose who treat the traumatized(pp. 1-20).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5.Figley, C. R. (2002). Compassion fatigue: Psychotherapists’ chronic lack of self car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 1433-1441.
調查方式
- 問卷、文件、書報刊物、個別交談、圖片、照片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國外較早開始關注給受創(chuàng)傷的個體提供社會支持和關愛所引起的心理后果,但也很少關注助人者(如:治療師、消防戰(zhàn)士、護士等)的心理健康以及他們在幫助受創(chuàng)傷對象時自身的情感反應(Figley, 1995)。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開始全面關注救助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并從救助人員工作特殊性的角度展開了大量的實證研究 (Perry, 2010)。我國大陸地區(qū)較為全面關注受災人員心理健康的活動始于克拉瑪伊火災之后(1994),興盛于“桑美”臺風 (2006)與“汶川”地震(2008)后,當前也有大量學者開始關注救助人員的心理健康。盡管我國目前還沒有出現(xiàn)“共情疲勞”的專業(yè)文獻,但已有大量文獻提出了救助人員心理健康維護的策略與原則。 (1)共情疲勞的涵義與臨床癥狀。在早期的研究中,由于共情疲勞與二次創(chuàng)傷或替代性創(chuàng)傷(間接性創(chuàng)傷)在發(fā)生時間的間接性上存在相似性,共情疲勞與二次創(chuàng)傷、替代性創(chuàng)傷混為一談(Figley, 1995)。共情疲勞確實存在與二次創(chuàng)傷或替代性創(chuàng)傷相似的癥狀,如出現(xiàn)侵擾、喚醒與逃避等癥狀(Bride, Robinson, Yegidis, & Figley, 2004),但共情疲勞必須是救助人員在對他人在精神或物質上有所付出的前提下產生的二次創(chuàng)傷(Adams, Figley, & Boscarino, 2008)。共情疲勞與二次創(chuàng)傷不完全等同,但共情疲勞確實包括了二次創(chuàng)傷,目前大量研究在探討共情疲勞時都把二次創(chuàng)傷作為其重要的組成內容,甚至還是用二次創(chuàng)傷直接操作化為共情疲勞。 (2)共情疲勞的發(fā)生問題。共情疲勞的發(fā)生一直是創(chuàng)傷心理學家關注的一個重點。早期的研究認為共情疲勞的發(fā)生類似于間接性創(chuàng)傷(二次創(chuàng)傷、替代性創(chuàng)傷;最近的研究認為共情疲勞的發(fā)生不僅與其經歷的外部事件有關,還與個體內在心理能量有密切的關系(Lauvrud, Nonstad, & Palmstierna, 2009)。臨床心理學家認為,共情疲勞的產生從根本上是因為救助人員自身共情反應水平的不足造成的,其他外部因素對共情反應水平導致共情疲勞的過程中只是起到了部分影響作用。還有研究認為(Katz, 2007),以往提出的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都不是產生救助者共情疲勞的直接原因,即使是共情反應水平也需要通過救助人員自身的心理能量發(fā)生作用,而救助者的復原力是最主要的心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