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利用拋光與腐蝕化學原理復原金屬表面壓痕
- 小類:
- 法律
- 簡介:
- 通常犯罪分子在處理盜竊來的車輛、工具、槍支等金屬制品時,往往將其上重要字跡信息挫毀掉,以達到掩蓋其犯罪的目的。這時就需要對金屬上被挫毀的字跡進行顯現以揭露案件事實。本文主要論述了金屬沖壓字跡顯現技術中對待顯部位的拋光處理及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其次對顯現反應與顯現結果的記錄進行了討論。
- 詳細介紹:
- 通常一般的金屬制品,如槍支、汽車發(fā)動機汽缸、自行車框架等,都有鋼印的壓痕標記,其在制造時就被打印到其金屬表面上。打印的過程就是用一套鋼印用力敲進金屬表面,鋼印的力實際上是把壓痕部分的金屬壓的稍低于周圍金屬。若由于工作磨損或人為的將壓痕鑿掉、磨掉或劃掉,可以結合拋光技術和腐蝕電化學反應來復原原有壓痕。即用研磨、吹砂和拋光方法把金屬去掉一層,去掉這一層厚度剛好比被破壞磨損的那一層深,且盡量使金屬拋光后的粗糙度盡可能的接近鏡面光滑。然后將酸液-銅鹽溶液涂到拋光后區(qū)域。,反應開始后,由于被壓縮金屬的腐蝕溶解速率比未受壓縮的金屬慢,因此兩者在反應溶解過程中就形成了輕微的凹凸對比,這樣壓痕就被凸顯出了。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完善了沖刻字跡潛像形成的基本理論,解釋了特殊材質客體上原始沖刻字跡難顯現的機理,從金屬工藝學角度上優(yōu)化了前階段的拋光方法,對后一階段的腐蝕化學顯現最好準備。為打擊此類犯罪提供優(yōu)質證據。 基本思路:第一步,利用機械拋光技術對顯現部位的金屬表面進行拋光處理;第二步,應用腐蝕電化學原理對拋光過的表面進行顯現;第三步,對顯現出的字跡號碼拍照觀察以及固定。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目前,對篡改過的金屬表面字跡號碼的顯現主要采用化學腐蝕法和電解法,但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主要體現在第一步對金屬表面的拋光上,由于不同材質的金屬有不同硬度、粒度,所以應采用相應的拋光工具、方式,以便后面的腐蝕化學顯現,從而更好地顯現出壓痕。獨特之處在于對金屬表面的拋光處理上。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此方法可以優(yōu)化常規(guī)的金屬字跡化學顯現法,使其顯現效果更加可靠,直觀,利用證據提取及固定,而且此方法操作簡單,使用性強,成本低,普及率高。從而為打擊犯罪提供優(yōu)質證據。
作品摘要
- 通常一般的金屬制品,如槍支、汽車發(fā)動機汽缸、自行車框架等,都有鋼印的壓痕標記,其在制造時就被打印到其金屬表面上。打印的過程就是用一套鋼印用力敲進金屬表面,鋼印的力實際上是把壓痕部分的金屬壓的稍低于周圍金屬。若由于工作磨損或人為的將壓痕鑿掉、磨掉或劃掉,可以結合拋光技術和腐蝕電化學反應來復原原有壓痕。即用研磨、吹砂和拋光方法把金屬去掉一層,去掉這一層厚度剛好比被破壞磨損的那一層深,且盡量使金屬拋光后的粗糙度盡可能的接近鏡面光滑。然后將酸液-銅鹽溶液涂到拋光后區(qū)域。反應開始后,由于被壓縮金屬的腐蝕溶解速率比未受壓縮的金屬慢,因此兩者在反應溶解過程中就形成了輕微的凹凸對比,這樣壓痕就被凸顯出了。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2009-3月,在沈陽被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舉辦的“中國痕跡檢驗創(chuàng)新與應用”研討會委員會評為“優(yōu)秀學術論”收錄于研討會論文集中,獲得榮譽證書。
參考文獻
- 1.王世全 王彥吉 編著,刑事技術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6 2.楊殿升 張若羽 主編,刑事偵查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3.曹楚南 編著,腐蝕電化學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4 4.梁英教 編著,物理化學(第二版),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05 5.胡玉石 于敏建 編著,精密模具制造工藝,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6.【德】K.Stoeckhert/G..Menning 編著,模具制造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4 7.王敏杰 安滿倉 編著,模具制造技術,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4 8.蔡安江 編著,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7 9.鄧文英 編著,金屬工藝學(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調查方式
- 查閱資料、實踐操作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此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目前都處在無標準的狀態(tài),認為因素較大,只是定性檢驗,尚達不到量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