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對蘭州市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報告
- 小類:
- 社會
- 簡介:
-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在戶籍所在地,不能與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監(jiān)護人長期監(jiān)護撫養(yǎng)或獨立生活的兒童。文章通過對蘭州市民關于留守兒童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留守兒童問題形成的原因,遇到的困難,引發(fā)的后果,社會關注度等,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及方法。
- 詳細介紹:
-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在戶籍所在地,不能與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監(jiān)護人長期監(jiān)護撫養(yǎng)或獨立生活的兒童。文章對蘭州市民關于留守兒童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留守兒童問題形成的原因、遇到的困難、引發(fā)的后果、社會關注度等,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及方法。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了解全社會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態(tài)度,探討其形成原因,為有關部門制定相應政策提供參考依據(jù)。 思路:通過調查問卷方式,以調查資料為依據(jù),同時查閱關于留守兒童方面的論文和資料,然后歸納整理成文,最后請指導老師修改指正。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本文根據(jù)作者第一手調查資料,較為全面地、系統(tǒng)地歸納分析了留守兒童問題形成的原因及全社會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態(tài)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對緩解留守兒童問題提供參考和幫助。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作品以作者第一手調查資料為依據(jù),能夠真實的反映出全社會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態(tài)度,對政府作出相應政策,緩解留守兒童問題提供參考和幫助。
作品摘要
-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在戶籍所在地,不能與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監(jiān)護人長期監(jiān)護撫養(yǎng)或獨立生活的兒童。文章對蘭州市民關于留守兒童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留守兒童問題形成的原因、遇到的困難、引發(fā)的后果、社會關注度等,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及方法。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本作品于2008年榮獲甘肅中醫(yī)學院第四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
參考文獻
- [1]曹加平:《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問題及策略思考》,載《教育科學論壇》2005年第10期 [2] 大鵬:《給“留守兒童”一片廣闊的綠洲》,載《江西教育》2005年9月 [3] [3]段成榮、周福林:《我國留守兒童狀況研究》,載《人口研究》2005第1期 [4] [4]許立華:《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理性思考》,載《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5年12月 [5] 呂紹清:《農村留守兒童——生活與心理的雙重沖突》,載《中國發(fā)展觀察》2005.9
調查方式
- 問卷調查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留守兒童問題日益受到家庭﹑學校、社區(qū)、政府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針對這一問題,全國開展了各種關愛行動。目前全社會對于留守兒童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但大都停留在“解決”問題的層面,針對這一社會問題,我們應該從“解決”的思維向“應對”的思維轉變。本文作者通過對第一手調查材料的分析,大量查閱關于留守兒童方面的學術論文,較為全面地、系統(tǒng)地歸納分析了留守兒童問題形成的原因及全社會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態(tài)度,并從政策、法律、教育、情感、心理、幫扶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和對策。因此,本文在同類學術論文中有獨特之處,其主要表現(xiàn)在:內容全面,真實性強,指導性強,對應對留守兒童問題和留守兒童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