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應急救災物資資金運行管理模式研究
- 小類:
- 經濟
- 簡介:
- 我國現行制度下應急救災物資資金運行管理機制存在諸多缺陷,如時間上的滯后性,數量上的局限性,物資管理的不協(xié)調,物資的損耗貶值等。 因此,我們提出“以貨代幣”應急救災物資資金運行管理新模式:以一種無固定提貨期的形式提前支付貨款,預購生產者部分商品;生產者保證倉庫內有足質足量的被預訂物資,并在相應機制啟動時將預定或實際需要的物資送到指定地點交接;平時,參與此模式的物資可在市場上自由流通。
- 詳細介紹:
- “以貨代幣”模式的特點: 1.省去中間環(huán)節(jié),在短時間內籌集到大量應急救災物資 2.有效解決應急救災物資資金的保值增值問題 3.調節(jié)經濟活動,帶動經濟發(fā)展 “以貨代幣”模式是一種將生產者納入國家應急事務的探索,在其成熟后可對軍事,經濟,社會安定等多種突發(fā)事務的應急處理提供借鑒。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總結了我國現行制度下應急救災物資資金的運行和管理模式,分析了現行制度下應急救災物資資金的運行和管理缺陷以及產生的原因,并針對這些不足提出了以一種無固定提貨期的形式預購生產者部分商品作為應急救災物資的新模式,即“以貨代幣”模式。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以貨代幣”模式以流通的貨物代替基金等貨幣形式,從法律、制度上把社會生產者與應急救災機制聯(lián)系在一起。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以貨代幣”模式在救災體制中變主要依靠國家為全民參與,力求在最短時間內籌集到更多應急救災物資,有利于提高應急保障機制的效率、救援物資的使用效率和我國對應急事件的反應處置能力,穩(wěn)定人心,緩解緊急事件帶來的緊張和不利局勢,增強賑災救災效果。
作品摘要
- 本文總結了我國現行制度下應急救災物資資金的運行和管理,分析了現行制度下應急救災物資資金的運行和管理缺陷與產生的原因,并針對這些不足提出以一種無固定提貨期的形式預購生產者部分商品作為應急救災物資的新模式,即“以貨代幣”模式。該模式以流通的貨物代替基金等貨幣形式,從法律、制度上把社會生產者與應急救災機制聯(lián)系在一起。該模式在救災體制中變主要依靠國家為全民參與,力求在最短時間內籌集到更多應急救災物資,有利于提高應急保障機制的效率、救援物資的使用效率和我國對應急事件的反應處置能力,穩(wěn)定人心,緩解緊急事件帶來的緊張和不利局勢,增強賑災救災效果。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2010年國防科技大學第九屆創(chuàng)新杯二等獎
參考文獻
- 1] 楊子健,李威. 發(fā)揮國家物資儲備優(yōu)勢參與救災物資儲備[ J ]. 宏觀經濟管理, 2007 (9). [2] 民政部. 2008年自然災害應對工作評估分析報告[ R ]. 民政部網站, 2009 (9). http:\\\article\zwgk\mzyw\200909\20090900038648.shtml [3] 民政部. 民政部本級財政預算應安排救災應急物資采購資金[ R ]. 民政部網站,2008 (5). http:\\\showarticle2008.asp?ArticleID=147638
調查方式
- ■書報刊物 ■統(tǒng)計報表 ■自發(fā)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當前國內關于應急救災方面的研究很多。 有的在應急救災救助機制建設方面,分析研究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應急救災體系,探索綜合協(xié)調應急救災各個方面要素尋求建立應急救災運行新模式,完善政府應急救災處理預案等。 有的則具體在某一方面尋求完善和創(chuàng)新。如救災物資的采購,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應急救災物資的物流收集和配送問題,救災款物的管理,減災應急產業(yè)發(fā)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