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影響杏鮑菇子實體分化條件的研究
- 小類:
- 生命科學
- 大類:
-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 簡介:
- 我省杏鮑菇栽培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主料采用棉籽殼,成本較高;品種選用注重高產忽略品質;原基分化難,形成畸形菇,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等。研究高效栽培技術,解決生產上實際問題,是提高栽培效益和產量品質、增加出口創(chuàng)匯的根本途徑,對促進我省食用菌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及產業(yè)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從杏鮑菇栽培原料的選擇及科學配比以及影響原基分化的環(huán)境因素等方面來研究其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以提高栽培效益和產量品質。
- 詳細介紹:
- 目前,我省杏鮑菇栽培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杏鮑菇栽培主料采用棉籽皮,成本較高;品種選用只注重了高產,而忽略了品質;子實體原基分化難,形成大量畸形菇,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栽培效益和產品質量,致使河北省杏鮑菇主產區(qū)唐縣的杏鮑菇栽培量甚至有減少的趨勢。因此研究杏鮑菇的高效栽培技術,解決生產上存在的實際問題,是提高栽培效益和產量品質,增加出口創(chuàng)匯的根本所在和有效途徑,對促進我省食用菌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及產業(yè)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項目分兩個階段進行:階段一高產、高效栽培原料的篩選與科學配比。實驗共選取16配方分別以棉籽皮、玉米芯、木屑為主料,試驗結果證明以玉米芯和木屑為主料的混合配方15,菌絲長勢最好,菌絲潔白粗壯,生長速度快,子實體分化率100%,出菇早,總產量高,是本次試驗得到的杏鮑菇栽培的最佳配方。階段二:選用高產配方,研究影響子實體原基分化的環(huán)境條件.試驗分別控制人工氣候箱的溫度、濕度、光照、空氣,設定一定梯度,觀察原基分化情況,確定有利于原基分化的最適宜條件,目前正處于原基形成階段。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項目主要目的是降低杏鮑菇的生產成本,提高杏鮑菇的產品品質,從而提高經(jīng)濟效益,提高菇農的生產積極性。本項目從營養(yǎng)、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等可能影響原基分化的主要方面研究杏鮑菇原基分化的適宜條件,以解決生產上的實際問題。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杏鮑菇子實體畸形屬于生理病害,即非侵染性病害,其發(fā)生原因是由于管理不當造成的,因此研究主要環(huán)境因素對原基分化的影響,具有科學性。生產上發(fā)現(xiàn),影響杏鮑菇原基分化的因素很復雜,多種環(huán)境因素對杏鮑菇原基分化均有影響,但各種因素的影響力大小尚有待研究。本研究具有先進性和創(chuàng)新性。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本項目的研究能解決杏鮑菇生產上遇到的實際問題,是提高杏鮑菇栽培效益、產量和品質的根本所在和有效途徑,對促進我省食用菌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內容適合在我省及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學術論文摘要
- 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子實體畸形屬于生理病害,即非侵染性病害,其發(fā)生原因是由于管理不當造成的。生產上發(fā)現(xiàn),影響杏鮑菇原基分化的因素很復雜,多種環(huán)境因素對杏鮑菇原基分化均有影響,但各種因素的影響力大小不同。本研究從營養(yǎng)、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等可能影響杏鮑菇原基分化的幾個方面研究杏鮑菇原基分化的適宜條件,以解決生產上的實際問題。試驗階段一共選取16配方分別以棉籽皮、玉米芯、木屑為主料,試驗結果證明以玉米芯和木屑為主料的混合配方15,菌絲長勢最好,菌絲潔白粗壯,生長速度快,子實體分化率100%,出菇早,總產量高,是本次試驗得到的杏鮑菇栽培的最佳配方。然后在保證其他實驗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分別控制人工氣候箱的溫度、濕度、光照、空氣,設定一定梯度,觀察原基分化情況,確定有利于原基分化的最適宜條件,目前正處于原基形成階段。
獲獎情況
- 無
鑒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1] 胡似海,吳建成,鄒香能. 大棚杏鮑菇主要病害發(fā)生的原因及對策[J]. 中國食用菌2005,24(1): 35 [2] 王俊玲,李明,田景花,等. 杏鮑菇不同菌株的品比試驗[J]. 中國食用菌,2008, 27(1): 34~35, 37 [3] 張柏松,宮志遠,于淑芳,等. 不同培養(yǎng)料對杏鮑菇形態(tài)及產量的影響[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03,(4): 25~26 [4] 劉宇,陳文良,林秀敏,等. 不同配方培養(yǎng)料對杏鮑菇生長的影響[J]. 食用菌學報, 2004,11(2): 37~40 [5] 田景花,李明,王俊玲,等. 杏鮑菇菌種培養(yǎng)基配方篩選研究[J].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4,27(2):25~28 [6] 王波,謝芝芳,姜鄰,等. 10個杏鮑菇菌株生產性能評價[J]. 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 27(4): 363~365, 368 [7] 李宗寶. 杏鮑菇工廠化栽培的病蟲害控制技術要點[J]. 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7(7): 164~165 [8] 林興生,林衍銓,李開本,等. 杏鮑菇工廠化栽培菌株耐CO2特性研究[J]. 中國食用菌,2004,23(4):20~21 [9] 韓春華,李明,田景花,等. 杏鮑菇菌絲對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26(2):40~42 [10] 冀宏,趙黎明,霍 紅,等. 杏鮑菇栽培的細化管理技術及常見問題解析[J]. 食用菌,2006(4):35~36 [11] 班立桐,韓志強,黃亮,等.不同碳氮比培養(yǎng)料對杏鮑菇農藝性狀的影響[J] . 食用菌,2010(8):201~203 [12]張伯松,宮志遠,于淑芳,曲玲,等.不同培養(yǎng)料對杏鮑菇形態(tài)及產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協(xié),2003(4):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食用菌生產屬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機械化程度很低,發(fā)達國家栽培量很小,研究也較少,他們的食用菌產品消費主要依賴進口。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食用菌生產大國,國際貿易量中有60%以上的食用菌產品來自中國,在農產品出口創(chuàng)匯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食用菌產業(yè)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八大優(yōu)勢農業(yè)產業(yè)之一,在我省新的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民脫貧致富項目中食用菌產業(yè)被提到了重要位置,發(fā)展速度很快。 我國杏鮑菇商品化生產約有十年的歷史,是目前我省發(fā)展速度最快的珍稀高檔食用菌種類。它質地脆嫩,營養(yǎng)豐富,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王"、"側耳屬中最具烹調價值的種類"之美稱,并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癥患者理想的營養(yǎng)保健品,極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國內外銷路通暢,供不應求,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但是由于杏鮑菇產量低,栽培技術難度較大,生產上仍存在較多問題,使栽培成功率下降,經(jīng)濟效益降低,嚴重影響了農民增收和出口創(chuàng)匯。 目前我省杏鮑菇栽培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杏鮑菇栽培主料采用棉籽皮,成本較高;品種選用只注重了高產,而忽略了品質;子實體原基分化難,形成大量畸形菇,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栽培效益和產品質量,因此研究杏鮑菇的高效栽培技術,解決生產上存在的實際問題,是提高栽培效益和產量品質,增加出口創(chuàng)匯的根本所在和有效途徑,對促進我省食用菌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及產業(yè)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有一些關于杏鮑菇栽培料的高產配方、品種選擇、生長環(huán)境條件等方面的研究,但往往栽培料配方中主料種類少、主輔料配比少,不能充分選擇適合杏鮑菇生產的高效配方;有關影響杏鮑菇原基分化的營養(yǎng)及環(huán)境條件研究更少,尚不能解決生產上的實際問題。本研究從杏鮑菇高效栽培的原料選擇及其科學配比、影響原基分化的環(huán)境因素等方面系統(tǒng)研究杏鮑菇高效栽培的技術體系,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