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調查報告
- 小類:
- 社會
- 簡介:
- 為響應國家對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給予的高度關注,著力于未成年人的科學素質的提高。本項目以2007年遼寧省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問卷為藍本,結合遼寧省未成年人的特點,進行適當修改,設計評價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指標體系。制定科學的調查方案、調查提綱,對遼寧省共計50個區(qū)或縣、140個街道、110個鄉(xiāng)鎮(zhèn),273個社區(qū)、227個村。調查對象為以四階段PPS抽樣方法獲得的以上地區(qū)2000名10-17周歲的未成年人。這是第一次省級規(guī)模的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抽樣調查。運用統計學方法和系統工程、經濟學系統模型原理,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綜合。通過調查和數據整理分析,我們掌握了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基本現狀、制約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提高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具體對策建議,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調查報告供有關部門參考使用。
- 詳細介紹:
- 本項目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現實背景,是我國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這一緊迫要求的產物。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強調了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于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fā)展,對于提高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全國十三億人口中,未成年人的比例高達25%以上,不容忽視,同時因其獨特的生理、心理以及年齡條件,他們肩負著國家未來發(fā)展的艱巨使命,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關注與重視?!度窨茖W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將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列于首位,提出任務,研究行動措施,歸根結底,是緣于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在全民科學素質建設中的基礎地位。 基于上述理念,本項目立足遼寧,在全省范圍內圍繞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狀況進行全方位調查,積極為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獻計獻策,為學術界和政府決策部門提供數據和參考。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調查報告的行文思路清晰,從數據中概括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現階段未成年人科學素質工作中暴露的問題,結合實際探討提高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對策和建議。 具備科學素質,需要參照的標準主要有:對于科學知識的基本了解程度、對于科學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對于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的基本了解程度。只有在上述三個方面都達到要求者才算是具備科學素質的未成年人。調查結果顯示,2007年我省10~17歲未成年人的科學素質達標率為3.24%。未成年人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水平、對科學方法的理解率以及對科技對社會影響的理解率,分別為42.40%、8.98%和53.99%。這是我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基本情況。 關于影響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因素, 調查報告全面反映了未成年人性別、年齡、民族、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職業(yè)、課外教育投資程度、城鄉(xiāng)差異、區(qū)域差異等因素對科學素質培養(yǎng)的作用力。因為上述差異的存在,遼寧地區(qū)未成年人獲得科技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他們對科學技術的態(tài)度和感興趣程度也不盡相同,并最終作用于單個個體科學素質的形成。 為提高遼寧省未成年人的科學素質,充分發(fā)揮科普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根據遼寧省的實際情況,本項目特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對策以供參考。例如,基于遼寧省未成年人獲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電視節(jié)目,我們得出進一步發(fā)揮大眾傳媒作用,加大科普宣傳工作的力度的建議。要求遼寧的電視臺有針對性地加大科技信息量,配合科技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積極報導和宣傳重大科普活動及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科技成果,最好能開辟科普專欄,鼓勵人民群眾利用電視互動的方式,提出一些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問題,然后由媒體組織科技工作者深入淺出的予以回答。電視臺和電臺還應在重要時段安排一定的科普節(jié)目和科普公益廣告,傳播最新科技動態(tài)和科技知識。省科協也應和電視臺密切合作,有計劃地選擇重點題材,攝制一批高質量的科普電視片,經常性地開展優(yōu)秀科教、科普作品展映、展演、展播和展示活動。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項目研究目的:為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著力提高未成年人等四大群體的科學素質,本課題以遼寧省未成年人為樣本,就其科學素質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研究。 項目研究基本思路:(1)問卷調查:使用PPS抽樣方法,在全省范圍內進行入戶問卷調查;(2)數據分析:總結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總體狀況及其主要影響因素;(3)編撰研究報告:提出提高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對策和建議。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本項目以2007年遼寧省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問卷為藍本,結合遼寧省未成年人的特點,進行適當修改,設計評價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指標體系。這是第一次省級規(guī)模的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制定科學的調查方案和提綱,運用統計學方法和經濟學系統模型原理,在對調查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綜合的基礎上,對于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提高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調查報告供有關部門參考使用。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從國家發(fā)展的角度看,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提高是國家和民族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動力。回歸到個人,具備了基本科學素質,才能不斷提高自己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在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合理價值。本項調查報告有助于了解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狀況,能夠實現監(jiān)測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發(fā)展趨勢,為學術界和政府提供量化的決策依據,最終著力于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學素質。
作品摘要
- 本項目立足遼寧,在全省范圍內圍繞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狀況進行全方位調查,積極為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獻計獻策,為學術界和政府決策部門提供數據和參考。本項目調查報告的行文思路清晰,從數據中概括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現階段未成年人科學素質工作中暴露的問題,結合實際探討提高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對策和建議。作品的基本框架如下: 一、研究方法 二、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狀況及其影響因素 包括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基本狀況;對科學的理解;獲取科學技術信息的主要渠道;對科學技術的態(tài)度等。 三、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科學素質發(fā)展狀況不平衡;獲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單一;利用科普設施的情況差強人意;參加科普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等。 四、提高遼寧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對策與建議 主要有提高認識,把科學素質列為未成年人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開展多渠道的科普宣傳;加強科普場館等科普設施建設;組織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加強未成年人科技教育;逐步縮小城鄉(xiāng)差距,樹立農村科普新觀念;建立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調查觀測網等。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本研究報告已提交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遼寧省科學技術廳、沈陽市科學技術局和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研究成果擬在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刊物上發(fā)表。
參考文獻
- [1]王凡.當代國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探略.北方叢論.2003,(1) [2]游雪晴.下世紀公民你合格么?科技日報.1995-6-11 [3]翟立原.教育設計與青少年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中國科技教育.2003,(2) [4] 畢晨輝.青少年科技大家談.科技輔導員.2000,(2) [5]唐劍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現狀與對策.湖南教育.2002,(19) [6]徐?。畬嵤┛萍冀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遼寧教育.1999,(22) [7]莊秀娟.關注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引進與咨詢.2005,(7) [8]馬素芹.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決策探索.2001,(10) [9]李大光.科學素養(yǎng)研究.科普論壇.2000,(9)
調查方式
- PPS抽樣,入戶問卷調查。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立足國內,放眼環(huán)球,雖然未成年人科學素質在國內外均得到廣泛關注,但目前尚未形成專門的課題組對這一問題進行專項調查和研究,這一領域依然存在空白,有待開發(fā)和研究。而與之類似的公眾科學素養(yǎng)調查,已經扎根國際和國內,呈現出如火如荼之勢,這也為未成年人科學素養(yǎng)調查工作提供了諸多學習和借鑒之處。 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就組織了世界上最早的公眾科學素養(yǎng)調查,而且其多年的調查結果被編入《美國科學和工程指標》中,成為美國國會和白宮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依據。在美國1979年miller模型的科學素養(yǎng)調查的影響下,20世紀70年代,英、德、法、日、前蘇聯等國家相繼開展了同類的調查和研究。20世紀80年代后期,更多的國家加入了這一行列。進入20世紀90年代,各國政府、有關團體和專家學者日益重視公眾理解科學的研究和調查工作,其中歐美各國對于公眾科學素養(yǎng)調查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亞洲,中國、日本、印度、菲律賓、韓國等也開展了該項研究。我國公眾科學素養(yǎng)調查工作始于20世紀90年代。自1992年至今,中國科協已經進行七次全國規(guī)模的科學素養(yǎng)調查,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等省市也開展了此項調查。 課題指導教師所在課題組自2000年起,受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和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委托,先后在遼寧省及沈陽、葫蘆島、本溪、錦州、盤錦、丹東等城市分別成功開展了多次公眾科學素質抽樣調查活動,研究成果為有關部門制定科普發(fā)展規(guī)劃、政策提供了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