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反思
- 小類:
- 教育
- 簡介:
-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教育作為軟實力事關國家興衰。轟轟烈烈的新課改下,作為師范生,我們更應了解新課改并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積極運用,由于客觀條件的差異,我們要想認識與解決其中實際而具體的問題,就必須做一些實際的調查,為此,我們團隊共調查了八名教師,主要從七個方面展開調查,一、學習、培訓和研討。二、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三、課程管理方面。四、教學方面。五、教學評價。六、學生和家長。七、綜合分析。
- 詳細介紹:
-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教育作為軟實力事關國家興衰。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大環(huán)境背景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zhàn)略成為時代的最強音,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風起云涌,也使教育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點話題,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折更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期盼。2004年:廣東、山東、海南、寧夏四省試行新課改,2005年: 江蘇、天津、福建、浙江、遼寧、安徽六省緊接其后,2007年:北京、吉林、黑龍江、湖南、陜西五省不甘示弱;2008年:江西、山西、河南、新疆四省繼續(xù)發(fā)揚,高中課改遍及十九省,大勢所趨。轟轟烈烈的新課改下,作為師范生,我們更應了解新課改并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積極運用,知己知彼方能有所提高,由于客觀條件的差異,我們要想認識與解決其中實際而具體的問題,就必須做一些實際的調查,為此,去年冬天,我們團隊共調查了八名教師,主要從七個方面展開調查,這是一次關于中學教師對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的反思的調查,從教師對課程改革的反思中了解課程改革實施的情況,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希望對當地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的實施提供一些幫助。 一、學習、培訓和研討。大部分的老師都是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了解新課改,但是,由于沒有經驗,各學校間需要互相交流合作取經,同時參加相關的培訓,但是這些培訓,很多都流于形式了。 二、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四位老師都認為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考試等的參照物,雖然進行了新課改,但是教科書還是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要盡量因地制宜,開發(fā)校本課程。 三、課程管理方面。有的地方打著選修課的幌子,進行其他課程的教學活動,很多都流于形式,甚至連一門選修課程都沒有開展,要改變這一現狀,歸根到底還是要改革舊的高考體制,使之與其相適應。 四、教學方面。被訪談的老師都提到,在很多方面他們還是有心無力,想改變但是迫于現實的無奈只好靜觀其變,就教學方面這一點來說,他們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要盡快改變那也相當于登蜀道,這些問題還是亟待改變。 五、教學評價。大多數學校只進行期中期末兩次考試,考試內容也向主觀性知識轉變,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對于發(fā)展性評價,基本上沒有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造條件,減少阻力,加大貫徹力度,使用好發(fā)展性評價,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六、學生和家長。新課改使很多老師認識到,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fā)展,去探索,去學習,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主導課堂。而家長看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的不斷提高,也在不斷地接受這個新事物。 七、綜合分析。新課程改革對老師來說是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對于新課改帶來的變化,老師們需要時間去磨合去適應。綜上所述,新課改勢在必行,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各方努力去解決,老師是其中一個重要而關鍵的因素,在教學中其作用不容置疑。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通過對一線中學思想政治老師的深入調查,了解他們對新課程的反思,發(fā)現新課程實施和教師思想和行為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思路:本論文從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對自身的學習、培訓和研討方面的感受,對思想政治新課程的理解,以及對新課程教學及其評價的認識等方面了解新課程實施的真實情況、對教師的影響,以及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態(tài)度和真實的想法,分析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進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思想行為建議。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科學性:本項調查從不同的地區(qū)尋找具有代表性的中學思想政治教師,通過深入的實地訪談調查,了掌握了真實、深入、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先進性:目前雖然有一些關于思想政治新課程實施狀況的研究,但是大多數比較宏觀。我們的調查研究是在課程理論指導下,在全國三個省進行的調查,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分布范圍廣,被調查者具有典型性,調查很深入、細致。最大的獨特之處是選擇了思想政治教師的反思這個角度對新課程改革進行研究。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1.對思想政治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的思想和行為提出建議,幫助他們改進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2.對思想政治新課程實施提出建議,為教育管理者認識相關問題,改進相關政策提供參考。 總之,希望通過對“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對新課程的反思”的調查,促進新課程改革和中學教師的發(fā)展。
作品摘要
- 高中新課改開始試點,到如今已經七年,其中有成功有失敗,我們團隊調查了八名高中政治教師。我們主要從七個方面展開調查,看到了成功,也發(fā)現了問題。一、學習、培訓和研討。大部分的老師都是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不同方式了解新課改,由于沒有經驗,各學校間需要參加相關的培訓,但是這些培訓,很多都流于形式。二、課程標準和教科書。老師們都認為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考試等的參照物,但是教科書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要盡量因地制宜,開發(fā)校本課程。三、課程管理方面。有的地方打著選修課的幌子,進行其他教學活動,要改變這一現狀,歸根到底還是要改革舊的高考體制。四、教學方面。老師們在很多方面還是有心無力,想改變但是迫于現實的無奈只好靜觀其變,他們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要盡快改變那也相當于登蜀道。五、教學評價。大多數學校只進行期中期末兩次考試,考試內容也向主觀性知識轉變,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六、學生和家長。新課改使很多老師認識到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fā)展。而家長看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的不斷提高。七、綜合分析。綜上所述,新課改勢在必行,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各方努力去解決,老師是其中一個重要而關鍵的因素。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本團隊的調查報告在忻州師范學院政史系2010—2011學年寒假社會調查報告評比中獲得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三個優(yōu)秀獎,并評為“優(yōu)秀團隊”。
參考文獻
- 1.閆艷、程治國,傾聽理性和理性之外的聲音——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中一線教師教學實踐的反思,中小學教師培訓,2008年第10期; 2.陳富、柴江,西北地區(qū)中小學教師對課程改革的評價,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年第8卷第4期; 3.蘇艷芬,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課堂低效率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4.張建偉,反思——改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新思路,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 5.莊瑞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問題與策略探討,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11期; 6.張雪梅,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新課程研究,2010年第2期;
調查方式
- 訪談調查、走訪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新課程已經實施了一些年了,但是就目前收集到的資料來看,對于“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反思”進行研究的極少,大多數相關研究是從教師對新課程的認識、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方面進行的研究。其中與我們相關的有以下一些資料: (一)有關教師對新課程認識的研究 1.陳富、柴江的《西北地區(qū)中小學教師對課程改革的評價》(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年第8卷第4期)中指出國家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在西北地區(qū)引起了積極的反應。西北地區(qū)的中小學教師對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表示極大程度的認可和贊成,并在充分估計和分析了其中可能遇到各式各樣困難的情況下,對新課程的成功實施抱有積極的態(tài)度、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課程改革實施會很順利。 2.教師在面對新課程,要在這個過程中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把握好新課程標準,轉變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和方法,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面對學生問題時,積極及時解決。 3.《高中政治教師如何應對新課程改革》一文中提到教師要樹立新興的教師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這樣提高教師的素質,適應新的需要。 (二)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方面研究。 1. 閆艷、程治國的《傾聽理性和理性之外的聲音——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中一線教師教學實踐的反思》中有這樣的觀點:新課程改革呼喚教師以理性投入教育實踐中去,但這種理性在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層面卻發(fā)生了變形,教師應通過反思、獨立思考和關注教學實踐來培養(yǎng)自己的理性;但又由于教育教學實踐本身具有強烈的動態(tài)性和過程性,理性的鏈條不能完全將這些實踐貫穿起來,還需要教師傾聽理性之外的聲音,這種聲音可以通過教師在無限的思維空間中立足于實踐,并且以“悟”的方式來傾聽到;最后,教師還要將理性和理性之外的聲音有機融合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 2. 鐘英的《對基礎教育改革的思考》這樣提到目前認為制約改革的重要因素是教師的素質,得出結論是在基礎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入發(fā)展的今天,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實際工作者都應該有一種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應該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為跨世紀基礎教育的改革盡到自己的責任,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