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丹芍沖劑對慢性盆腔炎作用的藥效學研究
- 小類:
- 生命科學
- 大類:
-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 簡介:
- 通過該藥對離體子宮平滑肌收縮頻率、幅度和子宮活動力的影響,對大鼠細菌性子宮內膜炎模型治療,評價其對細菌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作用。 本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該藥的組方科學合理,該組方研究結果沒見相同的報道。本研究為中醫(yī)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提供更多的選擇,也為該藥的進一步研究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 詳細介紹:
- 通過該藥對離體子宮平滑肌收縮頻率、幅度和子宮活動力的影響,對大鼠細菌性子宮內膜炎模型治療,評價其對細菌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作用。 結果能減少子宮自發(fā)活動的收縮頻率、活動力,也可劑量依賴性抑制催產(chǎn)素誘發(fā)的子宮平滑肌的收縮;病理示模型組子宮腔擴大,上皮增生,腺體擴張,上皮下炎細胞浸潤;治療組上皮排列接近正常,腺體部分擴張,上皮下炎細胞較少。表明對子宮平滑肌自發(fā)及催產(chǎn)素誘發(fā)的收縮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急性細菌性子宮內膜炎有治療作用。其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機制可能與解除子宮痙攣、抗炎作用有關。 本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該藥的組方科學合理,該組方研究結果沒見相同的報道。本研究為中醫(yī)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提供更多的選擇,也為該藥的進一步研究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研究通過丹芍沖劑對離體子宮平滑肌舒縮活動的影響以及丹芍沖劑對急性細菌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作用,研究丹芍沖劑對慢性盆腔炎的藥效。探討丹芍沖劑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機制,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1、研究目的明確,實驗設計合理、可行。 2、通過動物實驗研究,闡明了丹芍沖劑治療慢性盆腔炎的部分藥效學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為臨床應用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jù)。也為治療慢性盆腔炎提供更多的選擇。 3、為發(fā)掘和利用傳統(tǒng)醫(yī)藥治療臨床多發(fā)病提供重要參考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慢性盆腔炎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愈,或患者抵抗力低下,病情遷延所致,且由于輸卵管及卵巢炎癥使失去受孕機會,造成夫妻精神、軀體上的痛苦;長期以來多采用抗菌藥物療法,效果并不理想,而中藥治療顯現(xiàn)出良好效果,并在基礎臨床方面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該藥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抗菌消炎等功效,臨床應用顯示對該病有顯效快、治愈后不易復發(fā)、無明顯毒副作用等特點,為眾多患者解除病痛。本研究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學術論文摘要
- 目的 通過丹芍沖劑對離體子宮平滑肌舒縮活動的影響及對急性細菌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作用,研究該藥對慢性盆腔炎的藥效。 方法 雌性未孕大鼠,sc己烯雌酚,共3d,末次造模給藥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婦科千金組、丹芍沖劑高、低劑量組。末次造模給藥處死,按文獻法,記錄正常收縮曲線,加不同劑量藥物,觀察給藥10min后對子宮收縮頻率、幅度和活動力及丹芍沖劑對子宮平滑肌舒縮活動的影響;復制細菌性子宮內膜炎感染模型,隨機分為模型組、丹芍高、低劑量組、婦科千金片組,治療后取子宮,甲醛溶液固定,切片,染色,觀察。 結果 該沖劑對正常大鼠離體子宮平滑肌收縮有抑制作用,能減少自發(fā)活動的收縮頻率(P<0.05),降低活動力,也可抑制催產(chǎn)素誘發(fā)的大鼠子宮平滑肌的收縮功能。病理結果正常組:子宮內膜上皮排列整齊,腺體擴張不明顯,腺腔少,上皮下未見炎細胞浸潤;模型組:宮腔擴大,上皮增生,腺體擴張,上皮下炎細胞浸潤;丹芍治療組:上皮排列接近正常,腺體部分擴張,上皮下炎細胞較少。 結論 丹芍沖劑對子宮平滑肌自發(fā)及催產(chǎn)素誘發(fā)的收縮有顯著抑制作用;且對急性細菌性子宮內膜炎有治療作用。
獲獎情況
- 1、《丹芍沖劑對慢性盆腔炎作用的研究》一文2010年8月參加河南省藥理學會第十二次學術會議進行大會交流。 2、該項目2010年12月通過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生訓練計劃(SRTP)項目結題驗收。獲優(yōu)秀項目。 3、河南科技大學第四屆“挑戰(zhàn)杯”二等獎。
鑒定結果
- 2010年度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生訓練計劃(SRTP)項目結題驗收優(yōu)秀項目。
參考文獻
- [1] 楊小欣,李書香。丹芍活血湯治療慢性盆腔炎56例臨床觀察[J]。中華中西醫(yī)雜,2004,5(18):95-96 [2] 趙廣興,王春田,馬寶璋等。通絡助孕方對慢性炎癥大鼠輸卵管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3,30(8):619-621 [3] 孫海燕,曹永孝,劉靜等。小鼠痛經(jīng)模型的建立[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2,18(2):233-236 [4] 李毅敏,周連發(fā),王士賢。復方益母草膏治療痛經(jīng)藥理機制的研究 [J]。中成藥,2004,26(4):311-314 [5] 李見春,黃繼漢,桂常青等。元胡止痛栓鎮(zhèn)痛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4,9(4):459-463 [6] 馬寶璋,王樹林,方鳳奇,等。炎克寧沖劑對大鼠慢性盆腔炎局部免疫功能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0,7(1):20-22 [7] 王浴生。中藥藥理與應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8 [8] 李廣勛。中藥藥理毒理與臨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2,12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慢性盆腔炎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生殖器炎癥,可導致不育等,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對該病尚無理想治療方法,而傳統(tǒng)醫(yī)藥對慢性盆腔炎治療顯現(xiàn)出了很好效果。目前關于中醫(yī)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研究報道也很多,但大多為臨床研究報道,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作用機制的研究報道較少。作者查閱文獻資料,有學者就中醫(yī)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研究進展作了綜述報道: 1、張桂芳(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 ,Vol.26 No.02):目前西醫(yī)治療慢性盆腔炎除使用抗生素外,尚無其他方法。但長期使用抗生素致耐藥菌產(chǎn)生及兩重感染,靜脈滴注抗生素,藥物不易達到病部位,亦不能消盆腔的粘連和炎性包塊,以致久治不愈,反復發(fā)作。中醫(yī)藥治療慢性盆腔炎,無論內外治療方法對于癥狀的改善或是實驗室指標的改善皆有令人鼓舞的臨床效果。 2、周玉海等(湖南中醫(yī)藥導報,2002 ,Vol.8 No.06):西藥對此病療效不佳,而中藥治療有一定的優(yōu)勢,通過標本兼治,內外合治可達到抗菌消炎,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改善組織微循環(huán)的效果,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目前也面臨著研究手段不夠系統(tǒng),研究方法不夠規(guī)范和研究水平較低等問題,今后應重點加強運用現(xiàn)代方法和手段對傳統(tǒng)中藥進行開發(fā)和利用的研究,將臨床研究與基礎研究緊密結合,研制出更為有效的中藥成分和制劑,以期提高臨床療效。 3、楊維等(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6 ,Vol.13 No.02):中醫(yī)學寶庫絢麗多姿,其所留給后世的方劑汗牛充棟,這些正是先賢臨床實踐的精華所在,因此,當代學者更應深究其精髓之處,活用經(jīng)方。綜觀近10年的文獻記載,經(jīng)方治療慢性盆腔炎均取得良好的療效,但在科研設計上存在著診療標準不統(tǒng)一、實驗室指標不完善的缺點,從而使有效率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而且多數(shù)醫(yī)家只是停留在單純的臨床療效觀察上,對其深一步的機理以及動物實驗論述頗少,筆者認為這無疑將成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