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配合物{[Nd2(pydc)2(μ2-C2O4)(H2O)6]·2H2O}n的水熱合成、結構及性質
- 小類:
- 能源化工
- 大類:
-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 簡介:
- 稀土-有機框架配位聚合物具有獨特的電子結構和成鍵特征,配位數(shù)高且多變,因其熒光單色性好、發(fā)光強度高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過渡金屬上,為了更好地了解稀土配位聚合物系統(tǒng)的光譜,結構和性能,我們在稀土配合物的設計和合成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 詳細介紹:
- 經過查閱相關的文獻,我們了解目前相關領域的研究狀況,確定研究方案,利用水熱法合成一個結構新穎的中心離子為十配位的配合物{[Nd2(pydc)2(μ2-C2O4)(H2O)6]·2H2O}n(其中H2pydc = 吡啶-2,6-二羧酸)。如采用2,6–吡啶二羧酸這樣的含N,O的多齒配體,在適當?shù)姆磻獥l件下,它可以連接多個稀土離子進一步構筑配位聚合物,已被證明是一個有效的配位聚合物的構件。它們可以采用單齒終端、螯合一個金屬中心、橋聯(lián)兩個金屬離子等配位模式,而且還可以引入包括如氫鍵,π-π鍵等弱相互作用。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過渡金屬上,為了更好地了解稀土配合物系統(tǒng)的光譜,結構和性能,我們在稀土配合物的設計和合成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查閱相關的文獻,了解目前相關領域的研究狀況,確定研究方案,水熱法合成含有輔助配體的配合物{[Nd2(pydc)2(μ2-C2O4)(H2O)6]·2H2O}n,并對其進行一系列的性質測定實驗。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稀土配合物具有獨特的光、電、磁特性,探究該類物質的合成條件與其結構的關系,觀察這一配合物結構上的新穎性,探討其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及潛在應用價值,為更好地研究稀土配合物材料奠定基礎。
應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 稀土是我國的寶貴資源,稀土-有機框架配合物具有獨特的電子結構和成鍵特征,配位數(shù)高且多變,因其熒光單色性好、發(fā)光強度高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稀土與羧酸形成的配合物有許多特殊的結構和人們感興趣的發(fā)光特性,具有吸收能力強、量子效率高、發(fā)光譜帶較窄、Stokes位移大等優(yōu)點。在近紅外熒光生物材料方面有其潛在的應用價值。
學術論文摘要
- 合成一個新的中心離子為十配位的不常見的配合物{[Nd2(pydc)2(μ2-C2O4)(H2O)6]·2H2O}n(其中H2pydc = 吡啶-2,6-二羧酸)。分別用元素分析、紅外光譜、X–射線單晶衍射等手段對標題配合物進行了結構表征。結構分析表明,該晶體屬于三斜晶系,P-1空間群,且吡啶-2,6-二羧酸把相鄰兩個Nd(l)離子連成雙核單元,雙核單元再由草酸根離子連接,形成一維階梯型鏈狀結構,與此同時,這些一維鏈通過分子間氫鍵和π-π堆積作用形成了三維超分子框架結構。磁學研究表明:相鄰的兩個順磁中心Nd(III)離子之間存在著弱的反鐵磁相互作用。
獲獎情況
- 孫倩倩,李鐵夫,雷朋朋,馮勛;配合物{[Nd2(pydc)2(μ2-C2O4)(H2O)6]·2H2O}n的水熱合成、晶體結構及性質;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30卷,第8期,1-4.
鑒定結果
- 情況真實可靠
參考文獻
- [1].FENG Xun, ZHANG Gai, ZHANG Rong-Lan, SUN Qian-Qian, ZHAO Jian-She, A 2D Lanthanide-organic Framework Based on Inorganic,Lanthanum(III) Sulfate Skeletons.Synthesis,Structure,and Luminescenc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Chinese J. Struct. Chem,2011,1,144~150. [2]. Feng Xun, Shi Xin-Ge, Wang Li-Ya, Xie Cheng Zhi, Sun Qian-Qian and Lei Peng-Peng(2010),'End-to-end Dicyanamido-bridged Heteronuclear Cu(II)/Na(I) Coordination Polymers: Synthesis, Electrochem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in Inorganic, Metal-Organic, and Nano-Metal Chemistry, 2010, 40 , 690 -484. [3].X. Feng, Q. Sun, X. G. Shi, L. Y. Wang, and J. S. Zhao,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a New 3D Lanthanum Supramolecule Based on the Hydroxypyridine 2,6_Dicarboxylate and Water Ligands1. Russian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2011, 37, 57–63.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稀土離子具有獨特的電子結構和成鍵特征,配位數(shù)高且多變,稀土配合物表現(xiàn)出獨特的光、電、磁性質。稀土與羧酸形成的配合物有許多特殊的結構和人們感興趣的發(fā)光特性,最近Svetlana V. 等人撰文介紹了最新的讓人們感興趣的鑭系發(fā)光材料,介紹了能夠促進感應稀土離子的近紅外(700–1100 nm)發(fā)光的“軟”發(fā)光材料、離子液體、電致發(fā)光有機物、發(fā)光生物探針最新進展等,而基于共軛體系的配位聚合物的近紅外發(fā)光電材料不但具有低毒、價廉、易成型、柔性,還具有光電響應快的特點, 有可能在分子尺寸實現(xiàn)對電子行為的控制,并制成分子器件,能克服無機材料集成電路的集成度限制所帶來的困難等。我們查閱大量文獻發(fā)現(xiàn),從這些學者浩大而優(yōu)秀的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下特征:(1)配位聚合物的設計和合成是當前化學研究最前沿的領域之一,是21世紀研發(fā)先進材料的突破口,但這些工作絕大多數(shù)都集中在過渡金屬上。(2)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研究嚴重滯后,需要在設計和合成方面進行探索。(3)就含稀土化合物的結構而言,一維、二維和三維化合物數(shù)量呈現(xiàn)金字塔結構,而多維孔道結構的稀土聚合物更少。(4)多維稀土-過渡混合金屬聚合物的合成和通道內溶劑分子的存在狀態(tài),溶劑分子的脫去和吸附研究,對國內外學者都具極大挑戰(zhàn),目前文獻報道僅有幾例。 近幾年該領域內的研究熱點:(1)水熱條件下配合物的生成機理研究。(2)基于羧酸配體聚合物的研究。基于氨基酸配體的稀土配位化學的應用研究。但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就稀土發(fā)光材料而言:基礎研究跟不上,目前普遍使用的稀土氧化合物,或者一些具有良好的發(fā)光性能的α ,β二酮的配合物,大多呈多晶或者粉體而沒有絕對的分子結構,制約對其構效關系的研究。(3)幾乎所有的激發(fā)波長集中在近紫外(紫外)區(qū)域,而該波段的光線對生物體系具有一定的刺傷性。稀土配位聚合物的磁化學性能研究,更是膚淺。鑒于此,我們展開了以“基于含氮雜環(huán)多羧酸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設計、合成、結構與性能研究,擬研究材料組分與發(fā)光效率的關系,調控稀土離子的配體和配位狀態(tài),改善材料的綜合發(fā)光性能;研究基質和雜化材料中稀土離子激發(fā)態(tài)相互作用效應,以及摻雜濃度對紅外發(fā)光效率的影響。“配合物{[Nd2(pydc)2(μ2-C2O4)(H2O)6]·2H2O}n的水熱合成、晶體結構及性質”就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