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基于人力資源管理視角的大學生“村官”生存狀況調查研究
- 小類:
- 管理
- 簡介:
- 本項目是在課題主持人在2010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研項目的一個衍生品,課題主持人在調研了自己家鄉(xiāng)淮安市的大學生“村官”生存狀況之后深受感觸,于是萌發(fā)了對河南省大學生“村官”生存狀況的調研想法。在學校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的資助下進行了研究,課題組共有5人,四名共產黨員,均獲得過獎學金,成績優(yōu)異。
- 詳細介紹:
- 本課題從提出到完成共計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從最初的選題到文獻資料研究、問卷調查、訪談、分析問卷、整理訪談資料等到最后的文章的撰寫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本課題組選取了河南省四個經濟發(fā)展水平不一,風俗習慣不一的市縣進行了差別化的調查研究,根據前期的資料收集分析了當前研究大學生“村官”文章的共同點以及不同點,針對整理出來的資料本課題組編寫了問卷,在問卷之星等網絡在線問卷調查網站以及進行了前期的問卷調查,根據問卷反饋的信息對問卷進行了一些修改和調整形成了最終的調查問卷。在調查人群地選擇上我們也進行了差別化和隨機選擇相結合的選擇方式。針對問卷我們運用了SPSS軟件對問卷進行了數據分析,針對反饋的信息我們運用當前在企業(yè)中運行很成熟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對所反饋的問題進行了解決。根據以上一系列的資料本課題組撰寫了論文,論文經過了四次的修改最終參加了學校的“挑戰(zhàn)杯”獲得了一等獎,并代表學校參加了省里的比賽。一路走來,我們高興過,我們失望過,彷徨過,可是我們付出了,我們努力了,我們無怨無悔!
作品專業(yè)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1、深度探究大學生生存狀況,從全新視角挖掘當下大學生“村官”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2、幫助大學生“村官”制度更好地開展,推廣和深入。3、幫助大學生“村官”打造更好的生長和發(fā)展環(huán)境。4、為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更廣更深的思想引導和建議。 基本思路:本作品通過對河南省四個縣市的的實地調研,主要分四個層面:大學生“村官”、所在村村民、村干部和領導、在校大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研究。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吸收了量化和質化研究的長處,以實證研究方法論作為本研究的邏輯起點。資料搜集方法方面既使用了文獻資料研究、開放式訪談,也使用了封閉性問卷調查;運用SPSS軟件分析結果,結合訪談資料和實地調研情況對大學生“村官”的生存狀況進行了分析,創(chuàng)新性地將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引入到此次調研中,為國內其它從事類似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分析視角或批評的靶的,也提升了研究成果價值和政策建議的有效性。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河南省作為全國農業(yè)和人口大省,大學生“村官”制度有效實施和進展對河南省經濟發(fā)展、制度建設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和作用。本次調研的意義:1、給相關部門提供關于河南省大學生“村官”管理的建議,并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資料支持促進“村官”工作的開展,促進河南經濟的發(fā)展。2、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學生“村官”的生存環(huán)境和需要,為大學生“村官”的發(fā)展和成長提供更好的建議。3、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作品摘要
- 大學生“村官”政策是當前我國為建設新農村而實施的一項重大舉措。這項政策一方面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量的后備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為部分大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為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目前在大學生當村官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雖然這一問題的研究處于初級階段,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過對本領域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tǒng)總結,經過團隊的實地調研,從實施大學生“村官”政策的重要意義、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對大學生“村官”政策的思考三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為河南省當前推行大學生“村官”的政策提出建議,以期這一政策能夠得到長期有效的實行,使大學生“村官”和農村的發(fā)展能夠達到雙贏,使農村得到更長遠的發(fā)展,也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新時期上山下鄉(xiāng)的大學生“村官”們提供一定的幫助。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 1、獲得學?!班嵵莺娇展I(yè)管理學院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立項; 2、獲得學校第八屆“挑戰(zhàn)杯”一等獎。
參考文獻
- [1]朱林,張毅,宮輝.陜西:"新知青"境況堪憂——基于對陜西省67名大學生村官的問卷調查分析[J].新農村(黑龍江),2010(05). [2]史小紅.由河南大學生“村官”現狀引發(fā)的思考[C].新農村人才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 [3]陳忠.大學生村官與中國政治生態(tài):意義、問題與趨勢——大學生村官的一種政治學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4). [4]雷傳江,宋月紅.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大學生“村官”培養(yǎng)的思考[J]安徽農業(yè)科學. 2007,(29). [5]姚東瑞.大學生村官成長環(huán)境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0(10). [6]李包庚,黃斌,魏娜.“大學生村官”現狀調查與思考——以浙江省慈溪市為例[J].青年研究,2007(09). [7]龐曉飛,田利民,周勤超.對大學生“村官”創(chuàng)業(yè)困惑的探析[J].西部金融,2010(07). [8]袁君寶.“大學生村官”現狀調查與優(yōu)化分析[J]法制與社會, 2008,(24). [9]]付寧軍.大學生“村官”[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4.
調查方式
- 首先我們課題組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進行了文獻資料的研究,在文獻資料研究基礎之上我們設計了問卷,采取了封閉式問卷加面對面開放式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力爭使調查的數據更加的真實,更加的客觀。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由于大學生村官制度為我國首創(chuàng)因此至今未發(fā)現國外有人在研究。從1995年~2004年的自發(fā)探索,到2005年的全面試驗,期間的研究也有不少但是有影響的不多。其中以蘇州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居多,蘇州大學陳忠:《大學生村官與中國政治生態(tài):意義、問題與趨勢——大學生村官的一種政治學分析》對大學生村官現象進行政治生態(tài)學反思。認為,從制度的形式、運行與效果要件看,選拔大學生村官已經成為一種制度。有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政治生態(tài)的重要生長點、起飛點,在政治生態(tài)轉換這個背景下,大學生村官制也面臨一些具體而深刻的政治生態(tài)困境。深刻的揭示了大學生村官制度;中國農業(yè)大學、中國村社發(fā)展促進會:《新農村建設生力軍—大學生村官發(fā)展研究報告》,一文強調了大學生村官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也為大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江蘇科技大學的《大學生村官江蘇省現狀調查—大學生村官研究報告》一文以所調研的縣市為依托總結出整個省的現狀調研,顯得所調研地數目太少;邱哲的《談高校對大學生村官的培養(yǎng)》一文著重寫了高校在大學生村官的培養(yǎng)方面所應起到的作用,涉及到大學生村官生存狀況的不多;河南師范大學幾位老師的《河南省大學生村官現狀及流失問題探析與研究》一文點出了當前河南省在大學生村官管理、培養(yǎng)、使用、待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但是有些建議實施較困難。河南省政協(xié)常委、民革河南省委副主委史小紅的《由河南大學生“村官”引發(fā)的思考》,是旨在研究河南省大學生“村官”現狀的基礎上,只對一些主要共性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給出了一些建議,全文所反映的大學生“村官”目前存在的問題不多。總體來說目前國內所研究的問題重復性很強,針對性不足,缺乏從某些專業(yè)角度去解讀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