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挑戰(zhàn)杯”·科大科技山東科技大學第七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
山東科技大學 發(fā)表于 2012.12.28| 點擊數10127
各校區(qū)團委,各學院團委:
為進一步增強我校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濃厚校園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氛圍,引導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創(chuàng)新實踐相結合,促使優(yōu)秀人才和優(yōu)秀成果脫穎而出,同時為迎接“挑戰(zhàn)杯”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做準備,經研究,決定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舉辦“挑戰(zhàn)杯”·科大科技山東科技大學第七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一、主辦單位
團 委 學生工作處 教務處 科研處
二、合作單位
山東科大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三、競賽宗旨
崇尚科學 追求真知 勤奮學習 銳意創(chuàng)新 迎接挑戰(zhàn)
四、競賽目的
引導和激勵學生刻苦鉆研、勇于創(chuàng)新,促進我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發(fā)現和培養(yǎng)一批在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有作為、有潛力的優(yōu)秀人才,挖掘、選拔一批具有較高學術理論水平、實際應用價值和創(chuàng)新意義的優(yōu)秀成果,參加山東省和全國競賽。
五、參賽資格與作品申報
(一)參賽資格。凡具有我校正式學籍的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均可報名參賽。
(二)參賽作品形式。
1.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以學生為主完成,限本、專科生)。
2.科技發(fā)明制作類作品(分為A、B兩類)。
A類: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
B類: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fā)明、小制作。
3.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
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內,不含文學、歷史兩個學科。每份社會調查報告應在15000字以內,每篇學術論文應在8000字以內。
(三)參賽作品要求
1.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2013年7月1日前兩年內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和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可分為個人和集體申報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工作,作品鑒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fā)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兩人;凡作者超過三人的項目或不超過三人,但無法區(qū)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除填寫集體作品名稱外,還要注明一位學歷最高的作者為集體項目的代表,集體作者必須均為學生。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均按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本(專)科生作品、碩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
2.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要求具有較高的學術理論水平,科技發(fā)明制作類作品要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和創(chuàng)新意義,哲學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在選題上要關注現實、要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創(chuàng)造性。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為黨政領導部門、企事業(yè)單位所做的各類發(fā)展規(guī)劃、改革方案和咨詢報告,同時附上原件及采用單位使用證明的復印件和有關鑒定材料。學生畢業(yè)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上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參與舉辦的各種全國性競賽獲獎作品)等不在申報范圍之列。
3.參賽作品須經作者本人或競賽小組集體申報,每件作品需有兩名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1-2名專家學者指導,并填寫《“挑戰(zhàn)杯”·科大科技山東科技大學第七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申報表》,表格可從團委北極星網站下載。
六、競賽日程安排
(一)競賽啟動(2012年11月初)
主辦單位下發(fā)通知,各參賽單位成立競賽組織協調機構,啟動學院的競賽活動。
(二)作品培養(yǎng)(2012年11月)
各參賽單位組織開展專題講座、報告會、交流會等學術科技活動。同時,選拔優(yōu)秀項目,加大培養(yǎng)力度,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
(三)作品申報(2012年12月1日-12月10日)
1.參賽作者要按要求認真填寫《“挑戰(zhàn)杯”·科大科技山東科技大學第七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申報書》(從校團委網站下載),并向所在單位團委提交完整作品,各1式3份,同時報送電子版;
2.各單位對申報作品進行資格審查和學院初評,擇優(yōu)推薦參加校級決賽;
3.各單位對參加校級決賽申報作品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提供一定物質支持,完善參賽作品;
4.各單位將《“挑戰(zhàn)杯”·科大科技山東科技大學第七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統計表》(見附件)1式2份,《作品申報書》和完整作品各1式3份于12月10日前交校團委,同時提交電子版;
5.各單位可報送作品5-8件,其中研究生學院的作品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所報作品數量的1/2;
6.“挑戰(zhàn)杯”·科大科技山東科技大學第七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通知,第十二屆全國“挑戰(zhàn)杯”競賽章程、評審實施細則、組織實施計劃、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哲學與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參考題等相關文件詳見《“挑戰(zhàn)杯”·科大科技山東科技大學第七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指導手冊》。
(四)作品評審(2012年12月11日-12月25日)
1.12月12日前,完成作品匯總整理,分類,編號;
2.12月15日前,組織作品資格審查委員會對申報作品進行資格及形式審查,淘汰資格及形式審查不合格作品;
3.12月20日前,對作品進行預審,評出80%左右的合格參賽作品進入校級終審決賽;
4.12月25日前,對終審作品進行評審,評出校級競賽特、一、二、三等獎,并選出參加山東省競賽的作品。
(五)作品完善(2012年12月-2013年5月)
對選出的參加山東省競賽的參賽作品,學校將加大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作品。
(六)推優(yōu)參賽(2013年5月-10月)
2013年5月,報送作品參加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2013年7月,報送優(yōu)秀作品參加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七、競賽獎勵
(一)競賽分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科技發(fā)明制作、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及學術論文等三大類,各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若干。獲得特等獎的作品將有機會代表學校參加山東省及全國競賽。
(二)參加全省及全國競賽的參賽作品的作者和指導教師,學校將根據《山東科技大學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管理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獎勵。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為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要求而開展的一項重要活動,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將其列為重點工作抓緊抓好。各單位要為競賽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二)全面發(fā)動,精心準備。各單位要廣泛宣傳、全面動員、精心準備,認真組織好本單位的競賽組織工作。要強化“挑戰(zhàn)杯”的品牌意識,發(fā)揮品牌效應,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競賽中來,進一步擴大競賽的參與面;要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在遴選參賽作品時,全面權衡,好中選優(yōu),加強培養(yǎng)。
(三)立足長效,建章立制。要積極制定配套政策,把“挑戰(zhàn)杯”競賽成果的轉化和對學生的激勵制度化,逐步實現長效機制;各單位可制定政策,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指導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
(四)第七屆“挑戰(zhàn)杯”競賽參賽作品以2010、2011年學生參加校內外科技競賽活動獲獎作品、學生科研立項結題成果、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以及學生專利研究及申請資助項目結題成果為基礎選拔,各單位要爭取專業(yè)教師的大力支持,切實做好已有作品的修改完善工作。
九、聯系方式
參賽同學可登陸挑戰(zhàn)杯官方網站(/project/)、北極星網站(www.bjx.sdkd.net.cn)挑戰(zhàn)杯專欄了解相關信息,也可以到校團委現場咨詢,或通過以下聯系方式詢問:
聯系人:蘇超
聯系電話:0532-86057831 13791980008
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214室
郵箱:schao1980@126.com
附件:“挑戰(zhàn)杯”·科大科技山東科技大學第七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統計表.doc
團 委 學生工作處
教 務 處 科 研 處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日
相關新聞>>
- 安徽科技學院 關于舉辦第五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暨全國(全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選拔賽...
- 關于第十六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申報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 關于舉辦北方工業(yè)大學第七屆 “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
- 第八屆“挑戰(zhàn)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 銅獎名單
- 關于組織開展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
- 關于公布第十四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結果的通知
- 關于2013年“挑戰(zhàn)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網絡虛擬運營”專項競賽常規(guī)賽第二賽季的競賽說明
- 關于開展第十七屆“挑戰(zhàn)杯” 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申報工作的函